281章 有史以来最广大国度,赵朔汗国结为一体! (第3/3页)
赵朔下旨,这四十六万户的万户长,都到中都来,参加世子大婚。
各地主要文官,朝廷仔细斟酌之后,也可确定一部分官员,来中都参加世子大婚。
一场盛大的婚礼,即将在中都举行。
第三件大事,就是经过两年的筹备,赵朔的国家银行,正式在全境的州以上大城,同时开业。
这银行与后世的银行不同,主要有两项业务,一个是兑换,一个是汇款。
以后肯定要开展贷款业务的,但是,贷款的弊政太多,赵朔麾下现在也没足够的人才。所以,赵朔决定,对于贷款业务过几年再慢慢进行试点,并且逐步开展。
银行的兑换业务也很很简单,真金白银拿到银行来,银行就会兑换成金银币。
金银币分成三种,一种是一角的银币,币值白银一钱,供百姓们日常使用。
另外两种,则是一元的银币和一元的金币了,分别币值白银一两和黄金一两。
只是银币和金币的兑换比例,没有定死。
毕竟,赵朔汗国太大了,各地的金银兑换比例是不同的。如果定下了固定的币值,那商人们就可以通过银行轻松进行套利了,反而不美。
当然了,金银币也可拿到银行来兑换成金银。
这种业务只能赚取百分之十的铸币税,听起来不算赚钱。但是,整个赵朔汗国所有金银的百分之十啊,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了。
而且,银行发行的金银币,因为有了齿轮这种高科技的防伪技术,绝对无法伪造,币值稳定,还能无损交税,大受军民百姓欢迎。
汇款,就要收取百分之五的手续费了。
其实,这个时代,西方就已经有汇票了。
其核心驱动力,一个是是意大利北部城邦(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的商人,在地中海和欧罗巴进行跨国贸易,迫切需要安全的资金转移方式。
另外一个是十字军数次东征,有长途金融汇款的客观需要。
最后一个,就是利息收入了。
按照罗马教的规矩,别管是不是高利贷,无论任何人,只要收取利息是不合法的。
于是乎,商人们另辟蹊径,开始了汇票业务。
你在一个城市存入金银,就可以收到一张汇票,到另外一个城市支取。
这汇票的手续费,实质就是一种利息收入,却绕开了教会的禁令。
到了现在,汇票在西方,已经变成了一种可转让的信用工具。持有汇票的代理商可以将其背书转让给另一个债权人来清偿自己的债务,使得汇票开始在市场上初步流通,
不管怎么说吧,无论是兑换金银币还是帝国的银行提供全国汇兑业务,让商人们非常激动。
除了黑心的奸商之外,谁不希望一种币值稳定的货币?
州以上城市提供汇款业务,让他们长途交易时不必携带真金白银,极大地减轻了风险。
唯一的担心就是,朝廷的金银够吗?现在金银币的成色非常好,但会不会像之前宋金两国发行铜钱那样,成色越来越差呢?甚至于,朝廷会不会突然停了金银币兑换金银的业务呢?
正在这时,代表朝廷的《中都时报》上,报道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扶桑有银山!
扶桑有金山!
扶桑共有两座金山,分别为佐渡金山和富士金山。一座银山,石见银山。
金山里面,也含有大量的银。
银山里面,也含有大量的金子。
每座矿山折合成白银,都在一亿两以上。三座矿山,就是总价值三亿两以上的白银!
地方和蕴含的金银含量都标记的如此清楚,那还做的了假?
这么大笔的金银,即将落入朝廷的手中,还用得着担心银行的信誉?
一时间,前来银行兑换金银币的军民百姓们络绎不绝。
与此同时,征服扶桑的舆论,不但重新热烈起来,而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征扶桑!
征扶桑!
取了扶桑,获得价值三亿两白银的储备金,奠定国家银行的根基。
取了扶桑,赵朔汗国的文臣武将们不仅获得渴望的功勋,还将获得令人眼红心热的财富!
取了扶桑之后,从亚洲最东方的扶桑岛,到亚洲最西方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将全为赵朔汗国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