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 0642 达成共识

0642 达成共识

    0642 达成共识 (第2/3页)

坐在案旁。

    等人坐下,发现桌案上没有他的碗筷,一时有些尴尬。

    朱厚照连忙热情的安排道,“快去给裴卿取碗筷来。”

    又指着桌上的羊汤,对内侍吩咐道,“裴卿是豪壮汉子,食量必大,去热一大碗来。”

    那内侍闻言,连忙去安排。

    趁着这个工夫,朱厚照想起昨晚自己琢磨的事情,忍不住和裴元分享道,“裴卿,昨天的事情,朕有些眉目了。”

    两人刚开始交谈,周围还在服侍的太监们便人人脸色大变。

    裴元已经从李彰口中得知了昨天朱厚照灭口的事情,他深知小人难缠的道理,便对朱厚照说道,“事关天下兴衰,本该隐秘其事,昨日臣回报时有些孟浪了。”

    朱厚照听了一怔,随即得意道,“无妨,朕已经封锁了消息。”

    说完了,左右看看,也意识到当着这么多宦官的面,说起这样重大的事情有些不妥。

    随即吩咐道,“你们都先退下。”

    宦官们如蒙大赦,纷纷感激的看了裴元一眼。

    等到人都退下去了,朱厚照才对裴元说道,“昨日朕苦思冥想,觉得要想解决未来可能遇到的危机,还是要重振大明宝钞。”

    “只要能稳住大明宝钞的币值,朝廷就足以重现永乐时的盛世。”

    裴元松了口气。

    自己费了这么多心思,终于在这方面和朱厚照达成共识。

    有这位强人自上而下的力推,再有自己默契的配合,说不定真能一口气把大明宝钞救活。

    只不过这件事动了太多人的利益,裴元还不适合站在台面上,成为众矢之的。

    于是裴元对朱厚照说道,“陛下,臣乃一介武夫。陛下既然有此雄心,何不问计于贤达?”

    朱厚照有些无语道,“你该不会又让我去问贺环吧?”

    从以往的接触来看,裴卿对贺环应该是有些小崇拜的。

    但朱厚照对贺环的能力也有些了解,经济民生并不是贺环所擅长的。

    裴元连忙道,“怎么会呢?”

    “陛下还记得,当初那个向臣挑破司钥库奏折背后隐藏机会的严嵩严惟中吗?他乃是前任的翰林,学问才智都远超常人。陛下何不向他问计?”

    朱厚照闻言不由眼前一亮,“原来你说的是严卿啊。”

    接着,略有些遗憾的说道,“可是听闻他已经回乡了啊,现在也不知道人在何方。”

    裴元心中暗道。

    这会儿未来的严阁老,八成正在毛纪家里哭坟呢。

    于是裴元便道,“严翰林如果是从驿道返回,不难追查其行止。这件事卑职可以安排手下人去做。”

    朱厚照听了大喜。

    “好好好,你尽快设法追查严卿的下落,将他征召回京。”

    裴元踌躇了一下,心道,也该给皇帝上点猛料了。

    于是又说道。

    “陛下还记得,臣向您举荐的另一位贤才吗?”

    见朱厚照茫然,裴元只得自己挑破,“就是之前的户部右侍郎王琼王德华。”

    听到了王琼的名字,朱厚照的脸上明显出现了些不自然,“他啊,他怎么了?”

    裴元心中暗骂,这狗东西还真好意思问。

    裴元话到嘴边几番犹豫,终于还是忍不住说道,“臣素来知道他的贤能。臣作为陛下耳目,也时常让人去探听他的动静。”

    “之前的时候,镇邪千户所为了应对罗教,曾经在山东五府设立了五个行百户所。王琼被贬去山东赈灾之后,臣就让那几个百户所的人专门留心王琼的事情。”

    “从王琼偶尔流出的只言片语中,臣得知,他正在苦思一种名为‘一条鞭法’的变革。听他曾经对人夸口,若是朝廷能试行‘一条鞭法’,必然可以国富民强。”

    “此人既然擅长经世济民的道理,陛下何不再次向他垂询?”

    “这……”朱厚照闻言讷讷起来。

    他自己也知道当初的事情办的不厚道,一时倒也拉不下脸来再去面对受害人。

    好在朱厚照素来急智,立刻就想到了推脱的借口,“当初众臣就是以私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