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 0626 利好兑现

0626 利好兑现

    0626 利好兑现 (第2/3页)

    金献民的奏疏中,其中一项特意就提到了张凤克扣缉捕差役的钱粮,以致怨声载道,勒索行商的事情。

    当日杨潭被杨廷和与孙交打压的多狼狈,现在就有多神气。

    杨廷和则是羞怒交加,当众表示要即刻查清此事,弄清楚到底是张凤有问题,还是底下人在诬告。

    这件事直接就落在了李士实头上。

    因为张凤担任河道总督时,还挂着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头衔,整个山东能查他的,也就是挂着右都御史的山东巡抚王敞了。

    可现在朝廷连接替王敞的人都选好了,怎么可能再让王敞大摇大摆的回山东。

    那么李士实选出来负责主持查办张凤一案的,就是下一任山东巡抚边宪吗?

    不,是萧翀。

    因为右副都御史边宪是杨一清的门生,现在正在因为科举舞弊案猛干杨廷和。

    而另一个右副都御史萧翀是杨廷和的同乡,现在正在拼命的给边宪扯后腿。

    李士实在之前的京察中和杨一清合作的很好,两人的关系十分不错。

    不错到什么程度呢,不错到李士实这个主抓风纪的大都宪,和杨一清这个主抓人事的大冢宰,两人合力在满朝官员中揪出来了五个小卡拉米。

    而且还是选的文华殿这个无人主持的地方。

    以两人的身份和地位,没有一定的默契,是很难一起不要脸的。

    最终博弈的结果,就是关于张凤的这个窝案,由萧翀领队,从十三道御史中各选一名监察御史跟随,一同前往山东查案。

    为了与张凤明辨上下,萧翀由右副都御史,加为右都御史。

    这场惊动朝野的大案落定,立刻就有御史向天子求证司钥库上书的事情。

    朱厚照原本还打算敷衍一番。

    但是那御史丝毫不肯客气,直接说起了民间的相关传言,甚至还直接的问起了天子有无私下收购宝钞,试图从中获利的事情。

    朱厚照被问的狼狈不堪,无奈之下,只得狡辩,说是因为司钥库少监的上书,让他意识到了宝钞不足,所以才拿出内承运库的藏银,想要收购一笔宝钞以作弥补。

    见事情已经无从遮掩,朱厚照索性将那奏疏批了下去。

    言明,从正德八年正月开始,运河上的几大税关,将重新征收宝钞。

    至于具体的官方折算价格,朱厚照没给出标准,只是声称要根据行商反馈,到时候再给出一个数字。

    一旁的张锐见到心心念念的利好终于落地了,激动的几乎喜极而泣。

    如此一来,宝钞的行情还将迎来一波上涨。

    但张锐不贪,他准备散朝后,就趁着行情好把宝钞都卖掉。

    因为大量的京中豪绅百姓参与,现在宝钞的流动性极好。

    钱庄赚钱主要是靠来回兑换的手续费,只出不进的话,终究只是一锤子买卖,再说他们也没有那么多宝钞出货。

    在惜售看涨的普遍社会氛围下,钱庄的收货价和出货价已经相当接近了。

    这就给张锐提供了许多方便,也不用再等着慢慢兑现了。

    另一边的陆訚,情绪就没那么大波动了。

    裴元已经在稍低的位置把他的货都出掉了,“五贯钱兑换一文”的认购价格,裴元给出了将近两倍的回报。

    陆訚已经赚的盆满钵满,将属于自己的白银从那些钱庄拉回去了。

    宝钞价格的后续变化,已经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好不容易煎熬到散朝,张锐当即就想开溜。

    但是没想到聪明人不止他一个,而且在他身边就一个。

    那就是照子!

    朱厚照虽然还懵懵懂懂,没有意识到利好兑现是什么概念,但本能的也觉得,自己的大杀器推出来了,该去看看市场的变化了。

    于是朱厚照兴致勃勃的带了陆訚和张锐,一起换上便服,出了宫城。

    张锐没找到机会开溜,但是一转念,反正自己也是要看看市价的,倒是正好一起了。

    于是这一行人在便装锦衣卫的护送下高高兴兴的来到了街市上。

    朱厚照充满仪式感的亲自去了一家钱庄打听。

    等听到掌柜的报价,朱厚照的眼睛差点瞪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