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抗战从淞沪开始 > 第542章 苦战(二合一章节)

第542章 苦战(二合一章节)

    第542章 苦战(二合一章节) (第3/3页)

中磨磨蹭蹭,上前就是一枪托驱赶着赶紧冲。

    如果多次提醒没有作用,又或者说直接掉头就跑的逃兵;那么在警告无效后,就会直接开枪击杀,算是以儆效尤。

    他和姬守行两人,一人带着两个连的弟兄,刚好负责一个方向的督战任务。

    总的来说!团里的弟兄们绝大多数都是好样的。

    当他们从两侧丘陵上冲了下来,沿着田埂、又或者在稻田里冲出了一段距离,到了离着土路大约300米的位置时。

    虽然花费的时间不长,一部分鬼子们却已经在最初的慌乱中反应了过来。

    他们趴在了路上,还有路边的水沟里,对着冲锋的人群‘啪啪’的不断开火。

    果然如同传言中的一样,鬼子的枪法相当恐怖;哪怕是在今晚这个天上只有一轮弯月,月色并不明媚的夜晚。

    隔着三百米的距离,鬼子开火之后依然有着相当的准头。

    不断有着弟兄中枪,身体一歪之后就是倒在了稻田里,再也没有办法爬起来。

    面对着鬼子的开火,冲锋中的弟兄们本能纷纷反击了起来,匆匆站住之后,抬起枪口就扣动了扳机。

    可惜这样招呼出去的子弹,绝大多数都是不知道飞到了哪里去了,能成功命目标的人员却极少。

    不等他们开第二枪,一众老鸟和那些由桂南之战老兵充当的军官们,已经是奋力地大喊了起来:

    “不要开枪,继续往前冲~”

    “不管是冲锋枪还是步枪,距离超过了一百步谁也不准开火,手枪距离超过了三十步,也不准开火~”

    “冲、不想死的就往前冲,冲上去砍死了这些鬼子,大家才能活下来~”

    在这样的命令中,一众弟兄们只能是硬着头皮向前猛冲;而随着他们的脚步向前,更多的鬼子也是反应了过来。

    尤其是当一挺挺的轻重机枪和掷弹筒,被鬼子成功架设起来、开火之后,这样的伤亡更是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哪怕是他们才刚刚开火了一会,往往就被步枪上安装着狙击镜的本方狙击手。

    又或者是架设在丘陵顶部的轻重机枪,几挺一起集火给打掉了。

    可是在鬼子机枪短时间的疯狂扫射中,在稻田中冲锋速度有限的弟兄们,也都会被打翻好些人。

    在鬼子用掷弹筒招呼出来的杀伤榴弹爆炸中,更是在泥水飞溅中,让周围的弟兄们倒下了一圈人。

    若是仅仅如此还好,关键是越来越多的鬼子反应了过来。

    他们要么架设起新的机枪和掷弹筒,甚至还是九二式步兵炮,加入了对冲锋人群的疯狂开火。

    要么就是向着那些操作人员被打死,可是本身却还完好的机枪和掷弹筒补位了过去。

    以至于博叔等狙击手,还有丘陵顶部的机枪压制火力,这个时候已经压制不过来。

    于是在鬼子越发猛烈的火力中,弟兄们的伤亡更大了,从而让执象最担心、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发生了。

    在他前方五六十米的位置上,一发掷弹筒的杀伤榴弹落下后立刻爆炸。

    很幸运!落点附近七八米都没有人,这一发榴弹没有造成任何的伤亡。

    很不幸!十几米之外一个二十来岁的新兵,被爆炸的动静吓得一个踉跄,双腿一软就跪倒在稻田的烂泥里。

    也是这个时候他才发现,田里的水在月色照映下已经变成了血红色。

    这样的一个发现,让他彻底被吓坏了。

    什么跟着胡团座打出一个出身,给家人打出一段好日子,保家卫国的道理统统忘了一个干净,只剩下了一个求生的本能:

    离开这里,离开这样危险的地方,离着越远越好。

    除了以上的这些想法,他的脑壳中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想,周围的一切也顾不上和听不见了。

    让他扔下了手上的步枪,身上的子弹袋和背后的一把雁翎刀,这些身上的复旦后,径直向着执象所在的方向跌跌撞撞地跑了起来。

    “停下,赶紧回去捡起枪战斗,不然我们开枪了。”

    对着这个逃兵,执象和身边的弟兄们扯着嗓子喊起来,声音中充满了焦躁的味道。

    其实他们都已经看出来了,这个新兵被吓傻了,不管怎么喊都没有用,所以说必须开枪杀了他。

    不然在他们的喊声中,前方已经有不少新兵扭头看了回来。

    他们虽然还没有加入逃亡的行列,但是脚下的步子明显已经放缓,不知道什么时候脑壳里一冲动,也要加入逃亡的行列。

    只是执象等人手指都放在了扳机上,却是迟迟没有人能狠心扣动扳机。

    为什么?许是在一片‘停下’、‘回去’中,夹杂着一个带着哭腔的声音。

    声音的主人,应该是认知那个被吓坏了新兵,所以喊出了一些扎心的内容:“树伢子,停下,别做傻事啊。

    想想你家瞎眼的老娘,刚怀孕的媳妇,你们行军法打死了后他们怎么办?”

    前几天你还跟我说发了军饷后,托人带回去给他们买米了。”

    在本次招募的新兵中,有不少是因为新宁连续大旱,家里实在过不下去了才当兵,准备给一家人挣一条活路的人员。

    毫无疑问!这个树伢子就是这种情况。

    人心都是肉长的,试问面对这样的情况,谁又能下得了手开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