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 第779章 天赐良机,沪市急了!

第779章 天赐良机,沪市急了!

    第779章 天赐良机,沪市急了! (第1/3页)

    “林先生,其实我们还有个请求。”这时候,坐在校长旁边的一名副校长开口说道。

    “请说。”林浩然疑惑地看向对方,说道。

    他倒是没想到,对方居然还有要求。

    “等京城大学恒声经济学院成立之后,我们想聘请林先生为经济学院的荣誉院长,同时也恳请林先生能在我们京城大学挂一个荣誉教授的头衔。

    我们知道林先生事业很大,事务繁忙,这次能抽时间过来京城,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而且此次林先生给我们带来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我们也不敢奢望林先生未来能够给京城大学学子们讲课。

    但我们真诚希望,林先生能够接受这份荣誉性的学术头衔。”

    副校长语气诚恳地继续说道:“这不仅是对您个人学识与远见的认可,更是将您与京城大学、与恒声经济学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象征。

    我们希望,当学院的师生们提起‘恒声经济学院’时,不仅能想到恒声集团的鼎力支持,更能想到您这位高瞻远瞩的荣誉院长和京大荣誉教授。”

    无论是荣誉院长,还是荣誉教授,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和标杆。

    这个请求,分寸拿捏得极好。

    它不再涉及具体的教学义务,而是侧重于荣誉性和象征意义,既表达了校方最高级别的敬意,又充分体谅了林浩然的实际情况。

    像林浩然前世的那位阿里创始人马云先生,便受聘为香江大学名誉教授。

    至于荣誉院长,就更好理解了。

    林浩然提出让京城大学成立一个经济学院,而京城大学正好也有这样的需求,借此机会,如果能够让京城大学与林浩然彻底捆绑在一起,这对京城大学而言,并不亏!

    林浩然闻言,微微一怔。

    这个请求确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荣誉院长和荣誉教授,这不仅仅是两个头衔,更是国内最为顶尖学府抛来的、代表最高认可与诚意的橄榄枝。

    它将自己与这座百年名校的命运更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

    他迅速在脑海中权衡。

    接受它,意味着一种责任,即便校方言明不要求具体授课,但“荣誉”二字本身,就是一种沉甸甸的期许,他未来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将与京城大学的声誉相关连。

    然而,利远大于弊。

    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贡献的肯定,更能够为“恒声集团”披上了一层璀璨的、具有深厚学术底蕴的金色外衣。

    以后,从京城大学经济学院毕业的学子们,见到他,还得尊称他一声‘林院长’或‘林教授’。”

    这个念头在林浩然脑中一闪而过,带来一种奇妙的感受。

    这不仅仅是身份的迭加,更是一种社会角色和影响力的质变。

    从此,他在公众眼中的形象,将不再仅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一位慷慨的捐赠者,更是一位得到了国家级学术殿堂认可的、带有“师者”光环的智者。

    这份无形资产,对于他个人和恒声集团的未来,价值不可估量。

    想通这些事情之后,林浩然这次没有太多犹豫。

    他展颜一笑,温和地回应道:“校长言重了,能够得到京城大学如此厚爱,授予荣誉院长和荣誉教授的头衔,是我莫大的荣幸。

    这份荣誉,我接受,虽然我可能无法像专职教授那样频繁授课,但我承诺,会持续关注学院的发展,在关键节点和重要活动中,只要时间允许,我定会尽力参与,与师生们分享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听到林浩然肯定的答复,校领导们脸上都露出了欣慰和满意的笑容。

    他们要的就是这个“名分”和这份“牵挂”。

    有了这个身份,林浩然与京大的联系就更加制度化、正式化,超越了单纯捐赠者与合作者的关系,成为了京大学术共同体中备受尊敬的一员。

    这对于提升学院的声望和吸引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太好了!林先生,感谢您!”校长高兴地说,“我们期待着在您这位荣誉院长和荣誉教授的指引下,恒声经济学院能够开创一番新局面!”

    至此,所有关键议题都已圆满落定。

    资金、师资、命名、名誉头衔……

    一项项合作框架被清晰地构建起来。

    会晤在热烈而充满希望的气氛中结束。

    校方极力挽留林浩然共进晚餐,但林浩然以已有安排婉拒。

    离开行政楼时,夜幕已经降临,校园里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火。

    坐进等候在楼前的轿车,刘晓丽看着身旁闭目养神的林浩然,内心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与崇拜。

    京城大学,是内地所有年轻人所向往的一座高等学府,包括她也不例外。

    只是,想要进入这座学府深造,对于当年的她而言,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而此刻,她身边的这位年轻老板,不仅以其雄厚的资本让校方高层集体作陪、恭敬有加,更是在谈笑风生间,让这座百年学府以“荣誉院长”和“荣誉教授”的最高礼遇,将他请入了学术的神圣殿堂。

    这已不仅仅是财富的象征,这是地位、声望与影响力的极致体现。

    她亲眼见证了林浩然如何以一番话语和巨额捐赠,推动了京城大学一个全新学院的诞生,并且巧妙地拒绝了以个人命名这种至高荣誉,转而将“恒声”的品牌深深烙印在这所最高学府之中。

    这份格局、智慧和手腕,让她对林浩然的崇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轿车驶离京城大学,融入京城的夜色之中。

    林浩然望着窗外的京城,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笑意。

    投资教育,播种未来,这也算是一个布局了。

    恒声的名字与京城大学联系在一起,其带来的长远价值和品牌效应,远非一亿港元所能衡量。

    这不仅仅是商业上的考量,更带着一种微妙的前世情结。

    在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他深刻体会到了知识和顶尖学府声望所蕴含的巨大能量。

    如今,他不再是那个仰望学术象牙塔的普通人,而是成为了能够塑造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它发展方向的人。

    这种角色的转换,带来的满足感和掌控感,是纯粹的财富积累所无法比拟的。

    林浩然在京城又盘桓了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