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 第773章 郭河年的震惊

第773章 郭河年的震惊

    第773章 郭河年的震惊 (第2/3页)

为南洋首富,整个南洋最有钱的人,郭河年自然会在受邀的名单之中。

    他已经知道,对方会在下午两点左右。

    这也是林浩然为何没有与郭河年一同前来京城的原因,因为对方这段时间回南洋去了。

    郭河年作为未婚妻的亲叔父,也就是他的长辈。

    且他在南洋的业务扩张,也多得郭河年的照顾。

    所以对方到达京城,林浩然也打算亲自去接一下对方。

    还有香江的几位商业大佬,都在受邀的行列内。

    至于包裕刚,因为工作的原因,已经确定等明天才会到达。

    而林浩然今天的这些行程安排,自然都无须刘晓丽的跟随。

    毕竟,她并不是林浩然的真正秘书。

    想到这里,林浩然对刘晓丽温和地说:“今天你就在宾馆休息吧,或者可以在附近转转,熟悉一下环境。“

    刘晓丽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但还是乖巧地点头:“好的,林先生。“

    上午九点半,林浩然带着李卫东等人,准时动身前往大会堂。

    会晤过程十分顺利,首长对他的投资计划给予了充分肯定,还表达了诚挚感谢,尤其对他于教育领域的捐赠之举大加赞赏。

    林浩然也承诺,不仅仅在粤省投资,甚至也在京城或者其它沿海省份进行大规模投资,比如他准备在京城建设一栋地标建筑,用来做文华东方酒店,同时也当京城的分公司总部。

    除此之外,京城需要他投资哪些实业,他都会尽量满足。

    对林浩然而言,在1981年投资京城,无论投资什么,都不会亏,仅仅是拿下的地皮,就不可能亏!

    不可否认,在这个年代想要投资之后快速回本,是不可能的,但林浩然是放长线钓大鱼,他看重的是未来几十年的发展红利。

    这场意义非凡的会晤,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才圆满结束。

    中午,林浩然留在了大会堂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这个标准,据说已经是国宴级别了。

    这一切,都足以看得出,林浩然是多么的受重视。

    而且,在与陪同的专员聊天时,林浩然还得知了一个令他惊讶的消息。

    那就是,此次受邀了足足二十多名海外华裔商人,基本每一位都是在商界中大名鼎鼎的人物,但他们将被安排的住所却并不是如他那般,住在国宾馆,而是都安排到了京城饭店去住。

    京城饭店与国宾馆一样,都是京城重要的接待访问外宾的场所,但两者在规格和象征意义上却有着明显的区别。

    钓鱼台国宾馆历来是接待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等最重要国宾的地方,其意义非同一般。

    而京城饭店虽然也是涉外宾馆,但更多用于接待重要的商务人士和社会名流。

    这种安排上的差异,让林浩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内地眼中的特殊地位。

    这不仅是礼遇,更是一种明确的信号——他被视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说不激动,那是假的。

    遇到这种区别对待,而自己又是被特殊优待的那一个,林浩然心中难免泛起波澜。

    不过,林浩然也猜到,这兴许也是内地特意做给这些受邀的商界大佬看的。

    他如今是对内地投资力度最大的港商,投资的力度简直就是遥遥领先,根本不是其他华商大亨能比较的。

    内地给予他如此高规格的礼遇,既是对他个人的肯定,也是在向其他华商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谁真正支持改革开放,谁就能获得最大的支持与机遇。

    吃过午饭不久,他与领导告别后,便坐着车往首都国际机场而去。

    郭河年,差不多快要到了。

    果不其然,到达机场,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林浩然果然见到了郭河年。

    也有官员到达机场迎接郭河年,不过与此前迎接他时的隆重相比,阵仗明显小了许多。

    郭河年走出通道,一眼就看到了站在迎接队伍最前方的林浩然,脸上顿时露出惊喜之色。

    他快步上前,与官员握手聊了几句之后,便惊讶地看向林浩然说道:“浩然,你怎么亲自来了?这太让我过意不去了。“

    “郭叔远道而来,我作为晚辈,理应来接。“林浩然微笑着接过随行人员的行李,态度亲切。

    车子缓缓驶离首都国际机场,这是一辆黑色红旗轿车,车头悬挂着特殊通行证,在午后阳光的映照下,车身光洁如镜。

    车内空间宽敞,座椅包裹着深色真皮,空调送出丝丝凉意,隔绝了京城十月的微燥。

    林浩然与郭河年并排坐在后座,前排是司机李卫东和一个随行专员。

    窗外,机场高速两旁的杨树飞速后退,远方天际线隐约可见京城的轮廓。

    郭河年身着深灰色西装,胸前别着一枚精致的金质胸针,那是南洋郭氏家族的徽记。

    他虽已年近六旬,但精神矍铄,目光锐利如鹰。

    作为南洋首富、郭晓涵的叔父,他对林浩然这位晚辈早早便看好,不仅因为侄女郭晓涵对林浩然一见如故,更因林浩然在香江商界翻云覆雨的手段。

    他并不是第一次来京城。

    作为南洋首富,郭河年实际上在1978年便开始对内地进行投资了,比如在杭城通过改建打造了中国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

    不过,投资的规模并不大而已。

    此刻,郭河年正打量窗外风景,随口提起行程安排:“浩然,刚才官员说,我们这些受邀的华商都被安排在京城饭店。

    那地方我去过几次,虽比不上香江的酒店奢华,但胜在位置方便,离大会堂近,开会也省事。”

    林浩然微微一笑,他身穿剪裁合体的深蓝中山装,显得庄重又不失年轻锐气。

    面对郭河年,他始终以晚辈之礼相待。

    “郭叔叔说得是,京城饭店确实便利,不过,我这次来,被安排住了另一处地方,并没有住在京城饭店。”林浩然笑道。

    郭河年转头,眉头微皱:“另一处?除了京城饭店,还有什么地方?莫不是和平宾馆或者友谊宾馆?我刚刚听那名接待的专员确实是说我被安排在京城饭店,居然分散安排吗?”

    他显然没多联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