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打蛇打七寸,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第3/3页)
定就瞒不住了,供应商会挤破头来要求提前结算,资本市场会用脚投票,股价会一泻千里。
再加上如今地产业不景气,他们想要通过房产变现难度加大,到时候,李加诚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回天乏术了。”
林浩然眼中露出满意的眼神,他欣赏马世民这种步步紧逼、不留余地的风格。
虽然他知道,仅凭这几点,就想把李加诚打垮,无疑是痴人说梦,一位商界大佬,哪有那么容易就被轻易打垮?
李加诚纵横香江几十年,历经风浪,其韧性、人脉和应变能力绝非常人可比。
仅仅依靠零售业的价格战和舆论压力,或许能让他伤筋动骨,陷入极大的被动,但要说就此一蹶不振,甚至让林浩然能“收获”其核心资产,确实为时尚早,也低估了“李超人”的能量。
但是,林浩然却无须置地集团能够彻底打垮和记黄埔。
仅仅是加大李加诚的资金链紧张程度,再把和记黄埔的股价打下去,对林浩然而言,便足够了。
因为,他如今可是还在暗中觊觎着和记黄埔。
股价下跌,有利于银河证券公司以更快更低成本地去吸纳更多的和记黄埔股份。
而加大李加诚的资金链紧张程度,则是让对方在面临巨大现金流压力时,更容易做出一些“断臂求生”或者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决策。
当李加诚陷入资金链困境的时候,摆在李加诚面前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抛弃和记黄埔,要么抛弃长江实业。
而长江实业是李加诚的起家之本和家族事业的绝对核心,承载着他所有的声誉和根基。
相比之下,和记黄埔虽然庞大,却是他后来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蛇吞象”得来的战利品,其控制力相对不如长江实业那般根深蒂固。
当真正的危机来临,必须做出舍弃时,李加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保住长江实业。
这是他的底线,也是他的命根子。
林浩然看准的正是这一点。
他不需要立刻摧毁李加诚的整个帝国,他只需要持续施加足够的压力,迫使李加诚在“长子”长江实业和“次子”和记黄埔之间做出痛苦的选择。
到了那个时候,手握大量现金、且早已对和记黄埔优质港口、地产和零售资产垂涎已久的林浩然,就可以从一个被动打压的对手,转变为一个“雪中送炭”的潜在“救星”或者“强势的收购者”。
原本,因为长江实业持有和记黄埔足足40%股份的原因,让他并没有对和记黄埔产生任何的收购念头。
可这几个月时间里,李加诚的做法,的确惹怒了林浩然。
即便对方是香江华商前辈,可一而再、再而三地站到自己的对立面,甚至联合英资试图组建“倒林联盟”,这已经触及了林浩然的底线。
商场如战场,讲究的是实力和手段,而非资历和情面。
既然对方先亮出了刀剑,那就不能怪自己反击的拳头太重。
林浩然虽然年轻,却深谙“打蛇打七寸”和“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道理。
之前的几次交锋,或许还留有余地,但李加诚这次的举动,无疑表明了他顽固的敌对立场。
对于这样的对手,任何的仁慈和犹豫,都是对自己和旗下庞大商业帝国的不负责任。
他的思路变得清晰无比:持续高压打击,到迫使李加诚现金流枯竭、股价暴跌,再到在对方最脆弱的时候,要么逼迫其出售和记黄埔核心资产换取现金自救,要么通过二级市场吸纳和幕后谈判,极大程度地增持和记黄埔股权,甚至谋求控股地位!
一旦控制了和记黄埔,就意味着控制了香江更多的货柜码头、庞大的地产储备、遍布港九的零售网络(百佳、屈臣氏)以及众多有价值的业务。
这将使林浩然的商业帝国再次膨胀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规模,真正成为香江独一无二的巨无霸,再无任何人能撼动其地位。
虽然,和记黄埔与置地集团旗下有许多领域都重迭了,但是这根本不是事儿。
一加一有时候不只等于二,也可能会大于二!
整合带来的协同效应和垄断优势,将产生惊人的价值。
一旦将和记黄埔纳入麾下,首先,香江的货柜码头业务将基本由林浩然旗下公司主导。
置地旗下的葵涌5号码头以及香江空运货站加上和记黄埔的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几乎垄断了香江的海空物流命脉。
届时,定价权、航线选择权都将极大程度地向他们倾斜,任何想做进出口生意的公司,都绕不开林浩然旗下公司。
这份稳定的现金流和战略价值,无可估量。
其次,地产方面。
置地在港岛核心区拥有大量优质写字楼和商场,而和记黄埔在新界、九龙乃至港岛非核心区拥有庞大的土地储备和住宅开发项目。
两者结合,将形成从高端商业地产到大众住宅的全覆盖,土地储备将冠绝全港。
现在虽然地产行业即将陷入地产危机,但林浩然知道,相比未来的香江地产行业而言,现在的香江房价,不过是处于一个低谷罢了。
开发节奏、市场定价将拥有更大的话语权,甚至可以相互配合,用商业地产的租金收益反哺周期较长的住宅开发,平滑现金流波动。
第三,零售网络。
惠康超市加上百佳超市,门店数量将占据绝对优势,彻底垄断香江大型商超市场,形成双品牌运营,可以针对不同商圈和客群进行精准定位,彻底掌控香江的超市渠道。
届时,不仅朗维集团的产品可以畅通无阻,任何快消品牌想要进入香江市场,都必须看林浩然旗下零售企业的脸色,渠道费用和议价能力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屈臣氏的药妆和个人护理网络也能与置地集团旗下的万宁品牌形成互补和联动。
这个念头一旦生根,便迅速变得无比诱人和坚定。
之前的打压或许还带着惩罚和立威的性质,那么从现在起,行动的目标已经升级为一场旨在吞并和掠夺的精准资本狩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