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八一一无头案(投月票抽大奖) (第2/3页)
公室进行全面搜查,寻找线索。
不过既然杨川没提,那就说明暂时还没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
很快周奕就看见了那间小木屋,也看见了已经被放下来的马伟昌的尸体,就那么直挺挺地躺在担架上。
他还穿着昨天他们在县医院见到时的衣服,明明这人昨天刚接受过自己的问话,今天却已经死了。
周奕敢肯定,马伟昌不可能是自杀的,因为昨天在县医院问话的时候,他一直在观察马伟昌的种种细微反应。
没发现他有任何自杀的倾向,或者比较极端的情绪。
除了被问及是否对葛芳芳有过一些逾拒行为,以及怀疑苗根花在史健这件事上骗了自己,给自己“戴了绿帽子”。
但他的性格,显然不是那种会为了这样的事而轻生的人。
商人逐利,最懂得计较得失了。
一位穿白大褂的医生正在对尸体进行检查,杨川介绍说是县医院请来的张医生。
李凌龙和对方打过招呼后问道:“张医生,尸检的情况怎么样?”
“已经出现尸僵了,尸斑也有了,但是还没有腐烂的迹象,所以我初步判断死亡时间应该在二十四小时以内。”
然后蹲下来指了指尸体脖颈处的勒痕说:“我比对过了,死者的伤痕和绳子的纹理是一致的,勒痕角度的受力方向,也符合上吊自杀的行为特征。”
这位张医生四十多岁,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表现得相当自信,一副我已经查了个水落石出的样子。
周奕知道,在没有法医的情况下,公安机关要请医生来帮忙,不是找的医生个人,而是找医院,是属于部门和部门之间的沟通。
然后医院再安排人来帮忙,这从李局长不认识张医生这点上就能看出来了。
但大多数情况下,很少会有医生愿意主动站出来自告奋勇的。
虽然周奕不清楚医院内部对这种事的态度。
但他知道对医生而言,这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办好了,功劳也不会多大,而且下回这事儿大家就默认是你的责任了。
可要是出点岔子,那事情就可大可小了,领导不满意尚在其次。
最怕的就是影响到本职工作,毕竟小地方消息传得快,到时候都说你水平不行,病人不找你看病,单位不给你评先进,那就完蛋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像秦北海这样的先驱者,要花巨大的精力去培养和建设公安机关自己的专业法医队伍,就是为了弥补在尸检工作这部分的不足,让整个刑侦系统的工作流程能更全面更细致。
眼前这位张医生就是这样,看似自信满满,但在周奕听来却觉得这样的“初步尸检结论”太过潦草了。
就算不说跟宋义明这样的专业法医比,那一些基本的信息起码得说到位吧。
“张医生,麻烦问一下,您有测过尸温吗?”周奕问道。
张医生顿时一愣,然后辩解道:“我……我这不是没有专业的设备嘛。”
周奕点点头:“理解理解,毕竟一般医院没有尸温计一类的专业器材也很正常。”
听到尸温计三个字,张医生脸色微微一变,有些警惕地看着周奕。
下一秒,周奕话锋一转说道:“不过要是事出紧急的话,也可以用普通的体温计来代替,肝脏温度测不了的话,至少也应该测一下死者的直肠温度。”
李凌龙本来其实没太在意,毕竟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而且单从表面来看,马伟昌的尸体除了上吊之外,也没什么异常。
但周奕一开口,立马就吸引了他的注意。
张医生的脸色有点难看,因为他身上可是背着医疗器械包的。
周奕倒也不是故意要针对他,只是他这么敷衍的态度,很可能会对案件的侦破造成影响,甚至误导。
这个问题,他需要让李局长重视起来。
“当然,如果手头什么工具都没有的话,也可以用手指。”周奕平静地说道。
可周围人的脸色却都不由得很复杂,拿手指测量尸体的直肠温度,这多少也有强人所难。
尤其是张医生,阴着脸说道:“没这个必要吧?”
“我觉得还是有这个必要的,毕竟测尸温是初步尸检判断死亡时间的重要依据之一。另外您刚刚说的尸僵和尸斑情况,说得也比较粗略,能麻烦您说具体一点吗?”
张医生没好气地反问:“那你倒是说说,你想要怎么个具体法?”
周奕顿时也来火了,心说好,那我今天就跟你辩一辩。
“死者的尸僵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了?是轻度、中度、重度,还是已经进入缓解期了?僵硬主要体现到小关节,还是大关节?大关节里也分上肢关节和下肢关节,是否有检查过下颌关节?”
“尸斑的问题也一样,是处于坠积期,还是扩散期,还是固定期?尸斑的颜色呈现具体表述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做压迫反应观察。”
“这些都是确定用来分析死者具体的死亡时间范围,为后续的侦查工作指明方向的细节。仅仅给出一个死亡时间二十四小时之内,那跟没说有什么区别?”
“你!”张医生想发火,但当着李凌龙的面,他还是没敢。
“另外,张医生您也没有具体提及,死者其他部位有无明确外伤。在没有明确死亡原因、排除其他被害可能之前,您怎么能贸然给我们一个上吊自杀的结论呢。”
法医只会说现象和客观事实,不会根据表象下主观结论,就算有结论,也是仅供刑侦人员参考的,具体确认是警察的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