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西线不宁 (第1/3页)
凉州,金城。
韩遂据城而守,城头各处树立奉诏讨贼大旗。
而金城外,张郃、杨秋、朱灵三军各自择地扎营,互不影响。
张绣奉命掠河西四郡,张绣沿途招纳征募汉胡勇壮,不时向金城前线调拨这种新征募的军队,以打消赵太师的疑虑。
这些张绣征募的新兵是以辅兵身份来到金城前线,参与营地建设与壕沟挖掘。
五千余人昼夜挖掘,已在金城外挖出一条深五尺宽七尺的壕沟,以挖掘出的沙土垒砌在壕沟外围,充当二次障碍。
天气转冷,挖掘不顺。
搭配金城外原有的引河灌溉沟渠,等挖掘完毕,就能引黄河水冲刷沟渠。
也可以不接通黄河水,只用单纯的壕沟、沙土屏障来围城。
张郃登上最近的山梁,俯视围城工事。
围城工事外,已经设置了经纬线,每相隔五十步就会打下一支木桩,这些木桩捆绑旗杆,纬线用红旗,经线用蓝旗。
纵横交错的红蓝旗帜虚线,将金城外的距离远近标记清晰。
也是依靠这些经纬线,张郃制作了十分精准的沙盘。
比起沙盘,张郃更习惯登高观望。
他站在高处,学习大司马……赵太师的测量技巧,握拳举起大拇指进行测距。
就在张郃测距之际,朱灵也引着卫队登山。
此时张郃的卫士已经取出帷幕,设立帷帐,帐门对着金城方向。
朱灵不语,来到张郃身侧十几步外。
张郃结束测距,拿出随身携带的牛皮烫字笔记本,记录刚才的测距结果与部分心得。
待墨迹干透,张郃才收好这册太师亲手所赠的笔记本。
“文博将军。”
张郃上前拱手,彼此都是没有封号的中郎将,实际本职依旧是五部营校尉。
能否围死韩遂,直接决定着以后当校尉,还是当杂号中郎将。
至于更高一级的杂号将军……这一战里,谁能拿到韩遂的脑袋,谁就能达到。
赵基派来的五个将军里,张绣本身就是县侯、杂号将军,因此单独掠地河西四郡,他在这里据有本土、乡党优势,能快速瓦解四郡中的反抗份子。
其他人不好谈论的话题,张绣跑过去能自然而然跟对方以乡党的立场进行讨论。
所以战后张绣单独叙功、升迁是定局,因此张绣不参与金城之战。
杨秋也是杂号将军,虽然是李郭主政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