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作壁上观 (第3/3页)
,率军入雒,有调停之意。”
“吕奉先欲调停争端?”
刘表凝声询问,只觉得荒唐,吕布在南阳对大姓豪强大杀特杀之后,执行军屯,明显就有军屯丰收后就铆足劲打穿荆州的架势。
这样一个好战且自负的人,如今还想调停赵基与朝廷的争端?
许慈简单回答:“正是,此许都有识之士公认之事。或有对大将军失望,也有敬佩大将军任侠果断的。”
吕布放弃许都执政的权力,交给没什么交情的刘备,自然能算是任侠纵意。
刘表也是哑然片刻,易地而处,他宁肯吊死在执政的位置上,也做不出吕布那样的决断。
他如果这么搞,眼前这些人,如蒯良、蔡瑁、王粲、傅巽这些人,肯定会果断的弃他而去。
思索片刻,刘表就说:“自我赴任荆州以来,消除内乱,保境安民,实乃乱世不易之事。朝中纷争,虽关系社稷存亡,可我不愿荆州三百万男女陷身战火兵灾。”
蔡瑁率先表态:“主公仁德。”
蒯良紧跟着说:“今形势不明,还请主公备战以御不测。如此事到临头,也有进退之机。”
傅巽则不语,虽然出自北地大姓,不喜大司马杀戮太原衣冠,可依旧内心深处感激大司马。
王粲也是不语,刘表不明确询问,王粲也不会做出明确的回答。
他是蔡邕的衣钵传人,当世蔡学的掌门人。
大司马与蔡昭姬的私生子早已传为了襄阳流传的一桩风雅趣闻,所以王粲自然是倾向于赵基的。
他爹王谦是大将军何进的长史,后来也是跟着董卓混的。
汉室社稷存亡什么的,对经历过西迁长安的王粲而言,实际上也就那么回事,为此死伤几十万、上百万人命的话……多少有些不值得。
刘表的外甥张允则不带什么情绪,他的舅舅想干什么,那他就干。
刘琦、刘虎这对堂兄弟自己都不在乎汉室社稷……作为偏远宗室,其实帝室的社稷存亡,真跟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
从山阳来到荆州,如何生存才是他们这个大家族的首要大事。
何况,就算他们想为汉室社稷流尽最后一滴血,荆州人不想流血的话,那荆州人就会帮赵基或其他人放掉他们的血,一滴都不会剩下!
至于许慈在刘备那里许诺的军队……使者在外,这点胡言乱语的自由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