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 第三百二十八章 从奴隶到千户,党项贵族的末路

第三百二十八章 从奴隶到千户,党项贵族的末路

    第三百二十八章 从奴隶到千户,党项贵族的末路 (第2/3页)

住刘七的胳膊,声音哽咽:“刘七兄弟,你、你真是刘七兄弟啊。”

    “呜呜呜……你可算回来了!”

    “俺家王五呢?他是不是也回来了?他在哪啊?”

    当年朝廷征兵,王五和刘七一同出征河西走廊便再无音信,王氏以为他们都死了呢。

    刘七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轻声说:“嫂子,你放心,五哥没事。”

    “他也想家,不过大都护安排他的部队留在北疆了,没能跟我一起回来。”

    “这次我过来,准备把你们送去北疆,跟五哥团聚的。”

    原来当年河西之战后,刘七和王五就被迫分开了。

    刘七留在了甘肃,凭借着战功逐步升为什户,如今跟随北疆军第四镇大军回到夏国。

    而王五则被调去了伊犁,那地方极其偏远,刘七只听说没有马的话,普通人得走一年才能到。

    北疆军之所以组织移民家属去北疆团聚,一来是为了让士兵们安心戍边,二来也是为了增加西部的汉民人口比例。

    女人多了,孩子自然也会多起来,才能让那片土地真正安定下来。

    不过,有些话刘七却没敢全说。

    因为按照北疆的习惯,像王五那样的单身男人,大都护府会分配回鹘女子为妻妾。

    就连他自己,也在甘肃纳了一个寡妇。

    在刘七看来,男人有能力了,三妻四妾本就是常事,可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跟王氏说这件事。

    “这事还是让五哥自己跟嫂子说吧。”

    刘七在心里默默想道:“我只要把她们安全送到北疆,就算完成任务了。”

    他定了定神,转而问道:“嫂子,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婶子怎么会……”

    王氏听到这话,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

    她哽咽着说起刚才的经过,又说起两个儿子都被征兵,渺无音讯。

    刘七听得怒火中烧,猛地攥紧拳头,声音冰冷:“嫂子,你放心,婶子的仇,我刘七一定报。”

    “不光是外边那几个杂碎要死,东头的费听家,我们也绝不会放过!”

    说完,刘七转身走出窑洞,对着手下士兵下令:“把那几个人押过来。”

    李三等人被押着跪在了王婆尸体前,看到刘七眼神里满是杀意,都快被吓得尿了裤子,趴在地上一边磕头一边喊“军爷饶命”。

    心里后悔的要死,不过是孤女寡母的,看起来很好欺负,可怎么也没想到,竟然还会北疆人给她们撑腰啊。

    “杀!”刘七冷喝一声。

    只听几声惨叫,李三等人的脑袋便滚落在地。

    王氏母女看着眼前场景,虽然很是害怕,但却更加解气。

    乱世之中,女人也没有那么脆弱。

    此次来秦驼岭,刘七几人只是探骑,为了拿下费听家族,可是来了第四镇的一个千户。

    自从西平府沦陷后,夏国在这一带已经没有了成建制的军队。

    北疆军主力终于腾出了手,正从西向东,逐个清扫地方乡下的田主贵族势力,费听家便是其中之一。

    而费听家预料到北疆军的到来,早就做好了准备。

    将庄园改造成了一座大号军寨,四周砌着两丈多高的夯土墙,墙上布满了箭孔,墙角还筑有瞭望塔。

    寨门是用厚厚的实木包裹着铁皮制成,门口摆着拒马,防御工事一应俱全。

    而且还集结了五百多名奴仆充当士兵,所使用的兵器甲胄,甚至比之前西平府的守军还要精良。

    “放箭,快放箭,别让北疆骑兵靠近。”费听家的大少爷费明站在城头,脸色狰狞地大喊,眼神里满是恐惧与疯狂。

    箭雨如同飞蝗般从城头上射下,逼得北疆骑兵不得不暂时后退。

    第四镇千户乌汉,眉头微微皱起:“没想到这费听家藏的弓箭这么多,咱们耗了这么久,他们的后劲竟然还这么足。”

    而在他旁边马上,伫立者的乃是一名身穿黄底红边棉甲的副千户。

    武卫军,杨守敬。

    相比于乌汉,他对费听家更为熟悉,望向庄园方向,眼眸中闪烁着恨意与止不住的杀意。

    冷冷的声音说道:“不光是弓箭,他们的甲胄也是好东西。”

    “你看城楼上那几个头领,穿的竟然是重甲,寻常刀剑根本破不了防。”

    乌汉摸了摸下巴,语气里带着几分惊讶:“费听家不愧是党项大贵族,底蕴竟然这么深。”

    “藏了这么多兵甲,夏国朝廷难道就不管吗?”

    “不是不管,是没办法管。”

    杨守敬冷笑一声:“这些贵族实际上就是各地的土皇帝,表面上听朝廷的,暗地里早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地盘。”

    “囤积兵甲,豢养私兵,说不定早就等着乱世分一杯羹了。”

    “所以更要彻底铲除这些党项贵族和田主。”

    乌汉眼神一厉:“留着他们,迟早是祸害。”

    就在两人说话间,城头上突然传来一个谄媚的声音,对着城下的北疆军喊道:“北疆的军爷们,不要再打了。”

    “我们费听家从来没有把北疆军当敌人,心里一直向着北疆,早就巴不得的投效北疆了。”

    “如今得见天兵,我们愿意奉上十万两银子,还请各位军爷笑纳,退兵吧!”

    “以后我们费听家就是北疆的一条狗,必然安分守己,按时纳税纳粮,绝不敢有半点异心。”

    “还请军爷们给条活路!”

    费听家听说了北疆军的行事风格,专杀贵族,给底层百姓分田地。

    他们心里早就怕得要死,若不是庄园里的田地、房屋带不走,加上囤积的财物太多,早就卷铺盖逃跑了。

    如今见北疆军攻势凶猛,短时间内或许能守住庄园,但时间长了,奴仆们心思就散了,庄园肯定保不住。

    便想着大出血,用十万两白银来表“忠心”。

    只要北疆退了兵,无论北疆派来什么官员管理秦驼岭,凭借费听家在这里百年的底蕴。

    拉拢百姓、收买小吏,迟早能把官员拿捏在手里,到时候秦驼岭实际上还是他们说了算。

    可他们打错了算盘。北疆军在对待贵族田主时,从来都不会妥协。

    乌汉听到“十万两白银”,不仅没有心动,反而冷笑一声。

    能轻轻松松拿出十万两,那庄园里藏着的财物恐怕还要多得多。

    他勒马向前,对着城头大喊:“既然愿意奉上银子,那就把寨门打开,让我们进去清点。”

    “银子送到老子手里,老子自然退兵!”

    城头上的老管家脸色变了变,连忙又喊道:“军爷,不是俺们不开门,实在是俺们知道军爷们的虎威。”

    “怕开了门之后,命就保不住了啊。”

    “还是请军爷们先退兵,十万两白银我们定然分文不少,亲自送到军爷的营地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