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上映前,先挖坑 (第3/3页)
聊聊,得赶紧确定国内上映事宜好走人,国外才是重头戏。”
“去吧。”老谢眨眨眼睛,“韩总那边,为你准备了一个惊喜。”
……
所谓的惊喜,是国产电影保护月。
关上门,韩三坪那叫一个直白:“你准备定到哪天上映?前面半个月我给你扫空,后面一个月只放本土电影进场,一定要再打出漂亮的一仗!”
得了,这还说什么?
“6月份全球同步上映,但具体是哪天,我得看看北美市场那边的安排。”
“日韩怎么办?”
“交给当地经纪团队处理协调吧,我实在没时间了,大概半个月之后才能亲自去跑一跑。”
“那能行吗?那么重要的两大市场……”
“别的电影不一定行,但是这部《少你》的题材……不需要咱们发力,他们会自带干粮的。”
方星河自信满满的笑容晃得韩三坪眼花,他内心里仍有忧虑,可现实中发生的一切,很快就证明了方星河的超前眼光。
……
刚拿戛纳影帝的第一天,日韩一切如常,报道集中在荣誉。
第二天,继续走常规流程,和全世界一起聚焦方星河的表演。
第三天,表演话题冲上巅峰,催生出第一波高潮。
方氏演员训练法、表演艺术大师、残酷戏剧理念、极致奉献精神等等关键词满天乱飞。
但到了第四天,日韩的舆论开始与别处分化。
“中国也有校园霸凌吗?”
关键词冲上热搜……噢,现在没有热搜这玩意,但是意思差不多,民间基本都在讨论这个。
又在互联网上发酵了两天,纸媒也开始跟上。
盖洛普特意发动了一项调查,主题是——你是否遭受过校园霸凌?
调查人员特意避开了小学,将采访范围限制在初中到大学之间,然后得出一项既耸人听闻实际上又不值得大惊小怪的数据。
在韩国学校中,7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曾经遭受过霸凌,17%的受访者承认自己曾经霸凌过别人。
至于中间差出来的那4%……其实没有差值。
因为在韩国学校里,受霸凌者和施加霸凌者之间根本不存在明显的分界线,很多人都具备双重身份,既是受霸凌者,又曾欺负过更弱小的目标。
前后辈制度的存在和严苛,让这种情况变得顺理成章。
所以实际的霸凌者数量可能超过50%,只是大多数受访对象不愿意承认,选择了美化自身立场。
而在日本,这一数据没有那么触目惊心,霸凌比例刚过50%。
好吧,其实也挺吓人的。
主要是因为日本学生普遍存在一种逆来顺受的心理,类似于排挤、孤立、不太严重的嘲讽等等情况,很多人都习以为常,所以数据就显得相对好看。
真正意义上的针对性欺辱,韩国比日本大概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
严重到接近犯罪的校园敲诈、拘禁、猥亵、强制贩吸独等等情况,日本又反过来比韩国高10个百分点。
Z世代特别熟知的美国校园枪击案,其实只是暴力程度太极端,真实霸凌比例“才”不到35%。
至于世界上校园霸凌最严重的地方,三哥家……对不起,那不叫霸凌,人惩罚牲畜怎么能够叫做霸凌呢?那些受审者自己都不承认。
盖洛普的日韩调查报告并没有在世界范围内激起任何波澜,这玩意儿传不到国外。
但在他们本国内部,青少年观众对于《少你》的期待感确实拉到了顶端。
满天星官咖里一个话题长期被回复人工置顶——
“我想看看方星河xi怎么面对校园霸凌。”
下面的回复,五花八门热热闹闹。
“白痴,你的措辞有问题,什么叫面对?方神不需要面对。”
“怎么可能有人霸凌得了他?”
“对,我们想看的是他怎么拍霸凌,或者说,怎么看待这些事。”
“希望是一部过瘾的电影,干死那些杂碎!”
“会的,以方星河xi的性格,他是绝对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真是迫不及待啊,希望他能改变一些什么吧!”
“靠一部电影?得了吧,韩国没救了。”
“就算什么都改变不了,我也希望从他身上得到力量。”
在日韩青少年中间,《少你》的热度直线飙升。
没有人讨论演技,极少人讨论爱情元素,一小部分人讨论颜值,大部分人都在聚焦主题本身。
这是全世界其它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的专注,而这份专注,让金载喜跟CJ争取到了15%的发行费用。
“你们根本不需要大肆宣传。”
她如此开口。
“这是一部随随便便找个日子上映就会大爆的特殊电影,干那么少的活儿,拿15%的收益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幸运儿们!”
金载喜的强势说服了他们——或者说,《少你》本身的强势表现说服了他们。
于是,韩国的发行费用定在了15%,日本略高一点,谈到了18%。
星空影视能够在总票房收入里拿走37%到40%左右的回报,欺负院线的事情由CJ和索尼接手了。
日韩两地的票房能够爆到多少?
这是一个问题,但不是一个需要操心的问题。
真正麻烦的是北美发行,方星河废了好大力气,才给环球和索尼挖好了坑。
只等他们一脚踩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