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正确之威 (第2/3页)
尚未下定决心服软的那些,脑瓜子嗡嗡作响。
“不行,绝不能再让他向自家地盘伸手!”
但他们有一点极其一致:不理解。
“可是,怎么可能啊?”
“我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
“难道是花钱买的票?索尼到底砸下去多少钱啊?”
“值得吗?一群癫子!”
《英雄》剧组确实集体发癫了,他们疯狂拥抱、欢呼、挥拳、捂脸,谁都不敢相信,但是看着满场羡慕嫉妒恨的注视眼神,自豪感和荣耀感油然升起。
“走,上台领奖!”
最佳影片的获奖者是允许剧组核心主创一同上台的,是以,卫平拉着谋子,俐姐挽着方弟弟,国际章拉着功夫皇帝,一行人兴高采烈的登上领奖台。
便在此时,颁奖嘉宾终于念出了《英雄》的获奖理由。
“《英雄》是迄今为止,动作电影的绝对巅峰,毋庸置疑。
它以一种特别的宏大想象力、超越特效极限的真实打击感、不可思议的华丽动作,共同创造出来一部震撼心灵的视觉奇观。
对比《黑客帝国》系列,它们的想象力不分上下,但动作本身处于另一层级。
对比《指环王》系列,它们的华丽程度各有千秋,但真实感更加令人置信。
我们每一个人都完全地确信,《英雄》就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动作电影,它将会成为未来二十年、三十年,乃至于五十年,好莱坞所有动作电影的灵感宝库和学习标杆。
当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清楚,这并非是它获此殊荣的根本原因。
学院更爱它的什么?
并非动作,而是那超越时代、跨越国籍、撕破文化障壁的正义哲学。
哲学从来都不是非生必死、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本片以止战的视角出发,进而过度到非战,最后终结于正战。
影片主创团队通过书写底层与上层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构筑起一个和谐统一的对于战争命题的终极论述。
它让我们沉浸式的思考:和平,到底是妥协的产物,亦或者是战争的附庸?
撇开对于‘大一统’是否具备必要性的文化隔阂,单单只去思考那个普世的终极问题——
当一个国家显而易见地民主、先进、发达、且深具责任感,那么它是否有资格,或者有义务,为了整个人类世界的稳定、为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健康、为了本国居民的幸福安全,从而去纠正一些错误的现象?
战争的正义性和破坏性,这一对儿互生互耦的矛盾,到底应该如何取、如何抑?
秦始皇的统一之战已经被历史充分验证了正确性,以之为鉴,作为当前地球霸主的美利坚,又应该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和价值?
种种思考,令《英雄》具备了一种格外迷人的深邃魅力。
委员会为了它的价值数度争执,电影界、文化界、学术界、政经界对其哲思各有见解,《英雄》因此成为今年最受热议的现象级电影,深刻地影响了美国各界的思辨意识,并催动一波出人意料的自省风潮。
因此,学院不愿意仓促地、匆忙地、肤浅地,对《英雄》做出盖棺定论式的解读。
我们只是想要表彰它在电影这一领域的杰出成就——
这是一部兼具了精彩外表与深刻思想的伟大经典,它理应获得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
如果不能亲自鼓励这一佳作,将是奥斯卡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失职……”
表彰感言念到这里时,《英雄》剧组再次乱做一团。
卫平泪如雨下,戏很多。
谋子兴奋而又尴尬,下意识偷瞄了一眼方星河。
巩俐笑得咧开大嘴,用力攥住弟弟胳膊。
章子仪眼神迷醉,定定看着大帅逼的侧脸。
杰子不管那么多,反正最佳影片有我一份,笑个不停。
副摄影赵小丁扬着下巴,牛逼坏了——我跟方导是铁瓷,他总共拍过俩电影,都是老子扛的摄影机!
在后面凑数的副导、服装、美术、特效头头,喜气洋洋,眼睛里闪烁着$的符号。
惟有方星河,仍然那么冷静,沉如渊湖,静若山岳。
作为生在盛世的Z世代,他是真不在乎奥斯卡。
作为活在当下的电影人,他又深知这一奖项的意义。
所以,他既发自本心的喜悦,却又感到没意思、好笑、不值得投入。
这种撕裂的状态,并没有撕裂他的精神,却让他下意识地维持着超然物外的俯视心情,冷静甚至冷酷地思考权衡着后续种种。
中国电影还没有真正站起来,但我站起来了。
从今天开始,我将独立一圈,碾压所谓的西北圈、京圈、沪圈、港圈。
可是,在根本目标(文化自信与文化独立)层面上,中国电影乃至于中国文化仍然任重道远,未来举步维艰。
政治正确这张牌,最多只能打上一两次。
《英雄》拿了好莱坞明珠奖,《少你》便要陪跑,颗粒无收。
中国电影拿了最佳影片,马上便会引发好莱坞的集体警惕,以后面对的环境只会更加复杂艰难。
凡此种种,皆为混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