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Z世代艺术家 > 第232章 《告部分国民书》

第232章 《告部分国民书》

    第232章 《告部分国民书》 (第2/3页)

  从一开始,我就是NBA里的中国符号。

    看到我,他们会想起中国功夫、中国篮球、中国文学、中国青少年的巅峰代表。

    我不是唯一的中国球员,但我足够强,美国人就认这个。

    于是我在多种场合被符号化。

    大部分时间,我喜欢这种简单的输出,每当我那标志性的脸出现在屏幕上时,美国人就会联想起中国的种种。

    带有一丝遥远的神秘,催生出一些美好的幻想,成为一种不废脑子的理解。

    但我不喜欢联盟里的球员和媒体称呼我为“中国方”。

    这两者并不冲突,也不矛盾。

    当我的脸符号化的时候,普通美国百姓将我与中国联结起来,透过我,对祖国产生好感和好奇。

    而当我的绰号是“中国方”的时候,那却意味着一种高高在上,一种不言自明的偏见。

    所以,某一天,当乔丹再次这样喊我的时候,我突然跟他翻脸。

    “你可以喊我Brother、baby、Honey甚至是Daddy,但是如果你胆敢再把我的国籍和姓氏放到一起喊,我就把你的腿打断。”

    丹子十分惊愕:“嘿,bro,我他妈没有恶意!你为什么如此敏感?”

    “我不敏感。”

    我上前顶住他的脸:“我只是不喜欢你用戏谑的口吻讲出Chinese这个单词。别他妈的自找不痛快,OK?”

    “可这他妈的是你身上最有价值的标签!”

    乔丹愤怒辩解:“就算我不喊,你能管得住媒体和球迷吗?”

    “那是我的问题。”

    我冷冰冰和他一顶到底。

    “我会一个一个的搞定,现在,你排第一。”

    “Fcuk!OK,我等着瞧!”

    乔丹狠狠砸飞篮球,气呼呼离去。

    从第二天开始,他确实不再称呼我为中国方,但媒体仍然会在某些特定时刻将我符号化。

    每一次,新闻上出现“中国方”的字眼儿,乔丹就冲我冷笑。

    【七、傲慢】

    管理层、教练组、我的黑人队友,乃至于我的美国满天星,没有任何人能够理解我对“中国方”这个词儿的抵触。

    后来我发现,中国人也不理解,他们甚至以此为荣。

    可这个称呼的本质是什么?

    是他们对中国没有丝毫了解,想当然的认为我的祖国是一个贫穷、愚昧、混乱、落后的地方。

    在这样一个“非文明世界”里,居然诞生了如此强大的篮球天才,于是他们震惊,于是他们狂喜,于是他们开始表功。

    《今日美国》曾写道:“美国自由的光照在那片黑暗土地上,滋养出一朵又一朵奇迹的花,中国方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体育周刊NBA专栏》也写过:“NBA的全球化战略为那片贫瘠的土壤带来了睁眼看世界的机会,希望自憧憬中诞生,反过来又推动了中国方这样的天才向联盟汇聚,篮球殿堂的伟大毋庸置疑。”

    甚至我的基本盘,《华盛顿邮报》,也再三拿我凑政治热闹。

    具体略过不提。

    我在华盛顿媒体界的头号粉丝爱德华·黄如此描述他的热望:“我不喜欢中国,但我爱死了中国方,我迫不及待的想看到他加入美国籍,并且永远留在华盛顿,成为这座城市的象征……”

    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国人对于这些言论感到兴奋和荣耀,我只感受到了屈辱。

    “中国方”的每一次出现,都带着对中国的俯视。

    他们一边捧高我,一边贬低生我养我的地方,从而实现一种完全的个人英雄主义叙事。

    最后,将我的个人奋斗的源动力,归结为美国梦的推动。

    巨他妈恶心。

    我决定用我的办法解决它。

    【八、转折】

    圣诞大战,是奇才队和我本人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我在NBA的第一个转折点是那场群殴——我一个人,殴打他们一群。

    第二转折点是公开单挑赛,我用磨老头战术,拖垮了乔丹。

    第三转折点发生在队内,我从道格手上拿走了战术板。

    圣诞大战则是第四个重大转折点,那场比赛,我们纯靠战术赢了下来,向外界证明了我的绝对正确,同时也树立了我在战术层面的绝对权威。

    赛后,国内的一些蠢逼酸溜溜地说我发挥一般,赢球全靠队友。

    但他们根本不清楚这场比赛在美国的轰动程度,更不理解我因为这场胜利而得到了怎样的权力。

    在赛后采访环节,我明确告知在场媒体——

    “听着,如果你们还想好好采访我,就不要胡乱给我起外号,我只认可两个称呼,方或者SR,明白了吗?”

    他们齐声回答明白了,但并没有全部遵守诺言。

    我惩罚了那些阳奉阴违的媒体,剥夺了他们的采访权,但这仍然不够。

    因为我的价值太高,哪怕不直接采访我本人,部分媒体仍然可以用我做文章,以此获利。

    于是我决定,给彼此一点“冷静期”。

    【九,连败和连胜】

    圣诞之后,奇才一路向好。

    然后,在冲击联盟第一的时间点上,我请了一个月长假,回国拍戏。

    为此骂我的人很多,但我并不记恨他们。

    因为奇才马上开启了一波连败,丹子差点把腰子熬废,打出了96年之后最狂暴的一波个人攻击,仍然一胜难求。

    当我归队后,先破篮网再战西部三强,我们用一波连胜重回季后赛行列。

    这是我个人的第五个重大转折点,全世界的球迷都充分意识到,这支奇才,有我和没有我,完全是两支球队。

    我是这支奇才的唯一真核,不可替代的绝对主宰。

    更重要的是,失去我足足一个月之后,那些傻哔媒体终于明白过来,我身上最大的价值,只能源自于我本身。

    于是,直接采访我、得到我授权的信息发布机会,变得愈发珍贵。

    终于,我驯服了美国媒体,彻底解决了“中国方”这个不知所谓的称呼。

    他们开始称呼我为:尊敬的指挥官阁下。

    【十、聊回权力】

    赛季刚开始时,乔丹完全掌握着管理层、教练组、更衣室。

    波林是丹子的舔狗,副总裁对丹子唯命是从,道格是丹子请回来的老伙计,球员们尊敬篮球之神也畏惧总裁乔丹。

    那时的我,只能用威胁作为唯一筹码。

    第一时间,我从道格手中抢来了战术定制权。

    再之后,我通过一场场胜利奠定了全部的球场掌控权。

    最后,在我离队的那一个月里,奇才市值下降、赞助商利益受损、球市萎缩,让管理层清晰看到了我的巨大商业价值。

    等我归队之后,管理层和教练组自然而然的站到我身后,我成为了事实上的奇才第一人。

    这场不见硝烟的权力之争,贯穿了常规赛的始终。

    它是什么时候落幕的?

    当我真正公开退役声明的那一刻。

    【十一、NBA不相信真心】

    太多人对NBA抱有过于天真的憧憬和过于理想的认识,但我必须告诉你们,这仅仅只是一个商业联盟。

    商业联盟,金钱至上。

    而每个人在权力结构当中的位置,恰恰决定了最终收益。

    联盟第一人、球队老大、历史名宿、全明星首发、重要轮换……各有各的价值与好处。

    作为01赛季的双MVP和总冠军核心,我是本赛季事实上的联盟第一人。

    但假如不是我早早决定急流勇退,联盟不会急于将MVP颁发给我。

    他们会说:“你才是第一年的新秀,虽然数据和带队成绩都够资格,但还是再沉淀两年吧。”

    为什么是两年?

    因为两年后乔丹退役,OK崩塌,我可以顺势接班。

    但我和乔丹的蜜月期不会有两年之久,下个赛季,就是所有美好全部褪去,一地鸡毛的开始。

    星河二代与AJ的发售策略、设计重心、运营周期应该怎么平衡?

    本地赞助的倾斜,将在多大程度上激发球迷反弹?

    球队内部的权力,应该如何让渡?

    当我在华盛顿的声望继续增长,奇才到底是谁的球队?

    “孩子,不要太天真,这里不是我们的,但更不可能是你的。”

    这是确定了战术指挥权的那个晚上,乔丹亲口对我提出的警告,那一刻,他的表情是那样的意味深长。

    简简单单的一句“这里”,却包含了太多太多。

    而在我在决定退役的那个晚上,我用一句特殊的话回应了乔丹。

    “老家伙,你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我们有过很多次对话,愉快的不愉快的,惟有这一次,真正意义上奠定了这个冠军。

    乔丹沉默了许久,在临走前忽然主动拥抱了我。

    “或许你是对的,你得到了我完全的尊敬,指挥官阁下。”

    在总决赛中,丹子干了最多的脏活累活,只在最后一场任性了一把,和科比进行了几轮单挑。

    赛后,丹子对我感慨道:“我打科比,比打你还吃力。明年,我恐怕就彻底打不过他了,OK组合真可怕。”

    而我则回道:“明年?明年哪还有什么OK组合。”

    “嗯?!可他们的合同……”

    “合同归合同,合作归合作。科比已经决心上位了,他们可没有你的运气。”

    乔丹听懂了,长长叹息。

    “是的,我是幸运的,但不是每个人都如此幸运,这就是NBA,你比我更早看透。”

    我们之间芥蒂尽去,心平气和地聊天,承认彼此的贡献。

    我们从联盟聊到美国,从篮球聊到商业,最终又回到篮球世界,回到权力,以及为了权力而进行的斗争。

    这就是NBA,一个纯粹的商业联盟,对于身份地位价值的永恒追求,将让每一个局中人永无休止的争斗下去。

    我不介意争斗,但我不喜欢NBA。

    因为,这种争斗的本质是在别人的规则下,去争抢一份又一份原本内定给底层黑人的肉骨头。

    赢得越多,就会越受痛恨。

    直到所有的反噬一同袭来,和迈克尔杰克逊一样,做一个被挂在审判架上的邪魔恶神。

    除非,我愿意配合宣传美国梦。

    但这又事实上不可能。

    我的梦,共情不了任何美国人。

    【十二、美国梦】

    我在美国打球的一年里,总有一些人,经常向我灌输一个莫名其妙的词儿。

    美国梦。

    广义美国梦的标准解释是——

    在美国这片土地上,不论出身背景、社会阶级或种族,只要通过个人奋斗(尤其是勤奋工作、勇气、决心和智慧),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实现繁荣、过上更美好生活的信念和可能性。

    它听起来是那样的正当、美好、公平,所以就连我的经纪人王查理都不理解:“你的成功不就是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