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诛梁 (第2/3页)
的赋税之巨。”
“这可真是……”
想到洛阳内部动乱之后,那接连不断,被抬至皇帝与群臣面前的钱财宝物,还有被收入朝廷的,梁氏名下的土地、庄园、宅院,
孙恩便忍不住摇了摇头。
在眼下的大汉,
由于为官之人,基本出身世家,享有着大量的田宅仆从,自幼便不曾因衣食用度而生出忧愁,
与后世通过科举出仕的官僚,拥有着极为不同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因此,
抄家过程的结果,基本是可信的。
梁冀的名声已经坏到了人人唾弃的地步,
诸位贵人们可不愿意在即将畅饮庆功酒之时,为了一点钱财,而坏了自己精致美丽的羽毛。
当然,
看得见摸得着,直接盛放在皇帝面前的钱财不能乱碰,要清点收入国库,
但梁氏、孙氏在地方上积攒下来的土地人口,他们还是很乐意笑纳的。
和帝之时,
梁氏便荣列外戚之位,享受了几十年的优待富贵,
即便没有梁冀的事情,
梁氏手里的田与人,也是令其他世家垂涎的存在。
在上帝带着几位大贤良师,端坐在东海的小岛上,迎着海风,喝奶茶论世事的时候,
他们正趴在梁氏的尸体上,痛快地撕咬吞噬着。
而皇帝对此也很大方。
他深知反抗梁冀权威的不容易,也乐意对功臣们做出嘉奖。
洛阳的梁氏资产,要成为皇帝的收获。
地方上的那些,便要归属于世家。
君臣为之欢呼雀跃,庆祝着天下迎来了新面貌、新时代。
但是,
他们口中所谓的“新”,又能覆盖到多少人呢?
台上的你方唱罢我登场,
又跟下面慌张奔走的人们有何关系?
后者甚至连观众都算不上,
只会贵人们被视为突然成了精,开了窍,能叫会跑的桌椅板凳罢了。
“好不容易迎来了改变的机会,却只顾着分赃。”
“一点也不想着,将梁冀多年压榨而得的钱财,分润给百姓一下,以弥补他们的损耗。”
“这位天子啊……唉!”
西海出身,武德一向比较充沛的赵申也跟着叹息了起来。
皇帝好不容易得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权柄,总归是要表现一番的。
为此,
他下旨免除了一些受灾地区的赋税,
但面对万千饥民的嗷嗷待哺,他却选择了无视。
前者,
是因为灾民本就缺衣少食,哪怕将他们榨出了血,也凑不了足够的税额。
不如直接免去,还省了朝廷派出官吏的功夫。
后者,
则是因为钱财刚刚入袋,还没有捂热,皇帝自然有些舍不得。
在正式掌握权力的皇帝心中,他还有很多事情打算做,还有很多宏伟的目标没有实现,
那些珍贵的金豆子,哪能轻易的散出去呢?
反正灾祸永远不会停止,
灾民永远不会消失,
百姓也永远喂不饱。
“而且若真心想要求生乞活,还能投身去世家大族的庄园中,接受他们的庇护。”
“何必为朝廷增加负担呢?”
皇帝在宫中,还对宦官们如此说道。
从梁冀那里得到的钱财,固然有大汉半年的赋税之巨,
可梁冀跋扈了这么多年,对大汉的折损消磨,又岂止“贪了半年收入”这么点伤害?
皇帝觉得哪怕将之挫骨扬灰,都是不够的。
他因此更舍不得松一松手,让掌心中的钱财漏出去。
这让一直期盼他能向和帝、顺帝那样,掌权后便显露出明君之姿的大汉先帝们,颇为失望。
他们只能安慰自己:
“动乱刚刚平息,还有很多事情没有梳理清楚。”
“等刘志抖擞精神,就能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到治理国家上了!”
能够在厕所里密谋诛杀权臣的皇帝,
他的天赋和能力必然是不弱的。
只是,
目前还没怎么看出,
他作为皇帝,对治下国家的责任感来。
“只要不像上帝那样任性就好!”
耶哥儿对中原的事情,不是很关注。
对于两位前辈为中央之国的未来,而发出的悠悠感叹,他只捧着温热的奶茶,轻轻喝着。
嘬了两口,
耶哥儿觉得其中滋味有些不符合自己的口味,又从怀里摸出几块糖,扔到了杯子里面。
奶茶的味道很快被甜腻取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