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燕国现状 (第1/3页)
嬴秦对戎洲的探索,其实已经过了不少年。
在其兴盛的时候,
秦人的船只入了海,便能沿着陆地的边缘,一路滑到戎洲东部,跟这里相貌奇怪的人做生意——
特指买卖西昆仑奴。
等后来对戎洲东部的高地深入了解后,秦人还一度想要将之纳入国土,以示当年周天子指洛水为誓,宣称“岐山以西,归于嬴秦”的昭昭天命。
可惜,
还没来得及将这个计划落实,
庞大的西秦便在慈父孝子的联手下燃烧起来,将过往的繁华稳定,尽数焚毁,只留下无数后来者对着废墟,回顾往昔的太平时光。
当感怀旧日繁华的将军被北秦的旗帜骗开城门,代表嬴秦荣耀的玉壁城也被新主人用自己儿子的名号,冠上新的称呼时,
原本占据犁轩,又失土丧地的梁国残部,也在罗马军团的追击下,一路跑到了东戎高原上,并宣布在这里复兴过来,延续玄鸟的统治。
哼,
反正玄鸟也是黑的嘛!
再者说,
其地人种虽黑,但比起那些更南边的煤人,到底还算眉目和顺,能管理调教的。
加上古时距离犁轩之地较近,其后又受到嬴秦的影响,比起戎洲其他地方,要文明开化一些。
并且在老秦人辉煌的过去中,也不是没有人对戎洲煤炭精灵产生过好奇,做过一些奇怪的事情。
是以梁国君臣知道,
对这里坚定的注入诸夏种子,的确可以冲淡当地特色。
若是嫌弃耗时严重,
大不了以后想办法抓点肤白似鬼的白狄中和中和,指不定一两代人过去,就能混出诸夏君子能接受的颜色。
上帝听说了跑到高原欺负野人的梁国君臣的想法,便跟身边的死鬼感叹着说道:
“我本以为某位姓孟的贤人玩弄豌豆,已经是天下无敌了,想不到竟还有比他更厉害的。”
梁国这是在戎洲玩调色盘呢?
路过的孟子听到这句话,将目光投射过来。
何博假装看不见他,继续感慨嬴姓梁国在戎洲的开拓。
“即便灾祸不断,生命也会想办法找到自己的出处。”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未来啊!”
最后他对主管戎洲大区的尼罗鳄发出旨意,要求其尽快攀登高处,将那面积广阔的高地也纳入上帝的荣光照耀之下。
“搞快点,我要在阴间看到黑珍珠美人!”
“不要就知道趴在尼罗河里摸鱼!”
“我看你就是被尼罗河的水给泡坏了!”
后者反驳道,“到底是谁更加惫懒怠惰?”
“你就不能像向尼罗河学习一下,温柔亲切一点吗?”
上帝闻言震怒,于是把一切罪恶的源头,那位为国捐躯开拓埃及的王盛给抓来训斥了一顿。
王盛也由着他折腾,大脑自动略过自己不想听的话后,又找亲友遛狗斗鸡去了。
而在阳世,
治理天下多年的当今天子,也效仿起自己的父祖,开始了自己的东巡。
他记得父亲临终前的教诲,明白关东沃土对社稷的重要性,更明白美好的事物总会吸引来贪婪的豺狼。
若不好好看着,那当年的辛苦,难免会像灌溉那片土地,为其带去不少痛苦和快乐的大河之水一样,付之东流。
于是,
皇帝乘坐车架,一路行进到了齐鲁,视察自己政令的推行情况。
虽不至于像明帝那样,发现一件便要严格查处上下官员,却也惩治了不少贪腐之官,奖励了几位恪尽职守的清廉臣属。
由于此时的皇帝,已成了当世最强的大儒。
所以他还顺便祭祀了一番孔子,以示国家对儒治的重视。
毕竟太平天下,总归是需要“儒”的。
而说文解字,正应“人需”之道的儒家理论,也的确符合盛世之下的百姓心态。
……
“有个符合世情,能名正言顺治理国家的理论,还是很好的。”
“总比屁股跟脑袋分了家,最后把事情搞成一团乱麻要好!”
当皇帝的车架停留海边,并接见了正好靠岸的齐国、新乡国使臣时,
大鲜卑山的西麓,也正好迎来水草丰美的时节。
鲜卑的牧民发出长长的呼声,驱赶着骏马和牛羊。
为首的领袖看着自己那流动的资产,心中欢喜过后,便忍不住说起了今年向天子进贡的规划。
比起乌桓、南匈奴,
鲜卑距离中央之国要更加遥远,因此在接受天子恩赐的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