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引路人和敲门砖 (第1/3页)
赵山河接过手机首先点开了标记着孙鲲鹏的加密文件,他原本以为会看到一份充斥着江湖气、满是灰色记录的履历,然而开头的几行字就让他瞳孔骤然收缩,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
孙鲲鹏,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
复旦哲学系?
赵山河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他甚至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声音里带着无法掩饰的惊愕。
这个信息与他认知中的孙鲲鹏形象,形成了天壤之别的巨大反差,那个满嘴“老子”“特么的”,行事疯批、看似不拘小节甚至有些粗鄙的孙叔,竟然是那个年代含金量极高的复旦毕业生?
而且还是复旦的王牌专业之一哲学系,这完全颠覆了赵山河的想象。
如果没有谢知言和喵喵这份详尽的情报,他绝对会以为孙鲲鹏可能连高中都没正经读完,最多也就是个初中毕业的江湖混子。
这并非赵山河瞧不起人,能力和学历是两码事,他只是基于孙鲲鹏表现出来的特质做出的合理推测。
谁曾想,这位大哥居然藏得这么深,不声不响地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惊喜。
一个复旦哲学系的高材生,最终却走上了这样一条充满江湖气息的道路,这背后的故事恐怕远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和精彩得多。
赵山河强压下心中的震惊继续往下看,资料显示孙鲲鹏的家庭背景也极不简单,虽然谢知言和喵喵在备注中标注了“多为传言,有待核实”,但赵山河凭借直觉和对这个圈子规则的了解,相信这些传言大概率接近真相。
资料提及孙鲲鹏的父亲与曾经从上海走出去后来在中央位居高位的一位老革命是故交,关系匪浅。
同时他的舅舅在当时也是魔都一位颇有实权的领导,拥有这样的家庭背景,让孙鲲鹏在年轻时可谓是风光无限,在上海滩的子弟圈里也算是一号人物。
复旦哲学系毕业后,孙鲲鹏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市委机关工作,端上了那个年代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凭借在体制内积累的资源和自身的能力,他很快崭露头角。
然而,他显然志不在此,在积累了足够的人脉后,他毅然选择下海经商。
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强悍的手腕,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迅速积累了巨额财富,并且黑白两道通吃,势力急剧膨胀,最终成为了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大佬级人物,是无数达官贵人争相结交的座上宾。
然而,月满则亏,盛极必衰。
随着他父亲那位最大的靠山故交去世,再加上他舅舅也到了年龄退居二线,孙鲲鹏失去了最顶层的庇护。
同时,他多年来行事过于张狂霸道,得罪了太多人,最终被人联手做局,陷入了巨大的危机,几乎到了锒铛入狱的边缘。
就在他人生最黑暗、几乎无力回天的时候,周云锦出现了。
那时,周云锦刚刚接手这个庞大的圈子,正急需一个像孙鲲鹏这样既能镇住场面、又能处理各种棘手事务的利刃。
在周云锦及其背后几位大佬的全力斡旋和干预下,孙鲲鹏得以奇迹般地脱困,从此死心塌地跟在周云锦身边,为她以及她所代表的这个圈子做事。
自此以后,孙鲲鹏的实力和影响力比以前更大,但为人却愈发低调内敛,懂得了藏锋守拙。
这么多年下来,长三角地区无人不知孙鲲鹏的背后站着的是周云锦,再加上他自身多年积累的庞大关系网,使得他这几年混得如鱼得水。
这个圈子里许多上不了台面的脏活累活,都由他出面解决,而他处理起来也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任谁都要卖他三分薄面。
看到这里赵山河终于彻底明白,那天在录音棚江永昌为何在见到孙鲲鹏后会如此惧怕,面对这样一个背景深厚、手段狠辣且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疯子,谁敢轻易招惹?
赵山河放下手机,深吸了一口气。
他现在才明白,孙鲲鹏在他面前表现出来的那种疯批和接地气,或许只是一种伪装,或者说是因为自己跟在周姨身边,孙鲲鹏才收敛了爪牙,用一种相对平和的方式与他相处。
如果换做是别人,面对孙鲲鹏时所要承受的压力,恐怕是难以想象的。
平复了一下心情,赵山河又点开了关于冯曦的资料文件。
相比于孙鲲鹏这种充满传奇色彩的野路子出身,冯曦的人生轨迹则堪称一部精心编写的精英教科书,完全是那种只能在财经杂志封面和商业传奇故事里看到的霸道总裁标准模板。
他的起点便与常人不同,资料显示少年时期,其家族便极具远见地将他送往新加坡,进入了以培养顶尖人才著称、被誉为政治家摇篮的莱佛士书院。
在那片国际化且竞争异常激烈的土地上,他不仅练就了一口堪比母语般流利的英语,更早早见识了国际舞台的广阔与残酷,心智与视野远超同龄人。
学业对于他而言,似乎从来就不是什么难事,以近乎完美的成绩从莱佛士书院毕业后,他的脚步毫不犹豫地踏向了世界学术殿堂的巅峰哈佛大学。
在哈佛他展现出了惊人的学术贪婪与天赋,并未满足于在单一领域取得的成就,而是同时攻读了哈佛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与哈佛法学院的法学博士双学位。
在查尔斯河畔那些充满智慧的岁月里,他彻底沉浸在最前沿的商业理论与法律实践之中,将逻辑思维与商业嗅觉磨砺得异常敏锐,贝克学者这一哈佛商学院授予顶尖毕业生的最高荣誉,仅仅是他这段辉煌求学生涯的一个注脚。
离开校园,冯曦自然成为了华尔街那群顶级猎头们竞相追逐的目标。
他的职业生涯起步于声名显赫的高盛集团投资银行部,并迅速在极具挑战性的跨国并购领域崭露头角,那些在常人眼中复杂无比的交易结构、涉及多方利益的艰难博弈,在他手中仿佛成了一种可以被精确计算和操控的艺术。
仅仅数年时间,他便以令人瞠目的速度晋升为合伙人,开始主导数十亿美元级别的巨型跨境交易,其精准毒辣的眼光与强悍无比的执行力,令许多资深的华尔街银行家都为之侧目。
然而,真正的猛兽从不甘于困守一处藩篱,他很快被另一大投行巨擘摩根士丹利,以无法拒绝的重金和更具诱惑力的广阔平台挖走,担任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该区域的业务。
在此期间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主导完成了数桩足以载入世界金融史册的大型项目,其中便包括当时创下亚洲企业最大IPO纪录的巨型项目。
至此,他的名字在华尔街与亚太资本圈中,已然成为了点石成金的代名词。
就在他于国际投行的职业生涯达到顶峰,仿佛已经触碰到那层由欧美精英构筑的、若有若无的玻璃天花板时,周云锦出现了。
周云锦敏锐地看到了这位华人精英身上所蕴含的无与伦比的价值,她亲自出面以常人无法想象的天价条件,和一份极具诱惑力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