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李彻的回信 (第3/3页)
“你替朕告诉他:蜀王之位,绝无可能!”
“朕非但不答应他的条件,还不允许他和罗月娘继续留在蜀地,待投降之后,必须举家迁入京师!”
李彻嘴角勾起笑容:“一个治国安邦的能臣,一个骁勇善战的巾帼将军,正该来朝廷扬名立万,窝在家里有什么出息?”
“臣,遵旨!”林清源躬身领命。
随后立刻走到一旁,也不拘束,直接跪坐在地面上。
从怀恩手中取过纸笔,略一思忖,便奋笔疾书起来。
他这样的小官,自然是不可能在宣政殿有专属座位的。
李彻看着他这般,不禁微微蹙眉,对身旁的怀恩吩咐道:“去给林检讨搬个座来,以后这个座位就设在此处,不必撤了。”
怀恩闻言心中一震,连忙应喏,随后亲自搬来一个锦墩,轻轻放在林清源身旁。
林清源正写到关键处,感受到身旁动静连忙停下笔:“臣,谢陛下隆恩!”
李彻笑着摆了摆手:“专心写你的。”
怀恩垂手退到一旁,再看向林清源的眼神,已然大不相同。
他原本以为,陛下最看重的是出身寒微的状元张谦,对这位才学似乎更胜半筹的探花,心存些许制衡之意。
如今看来,自己完全猜错了。
一个刚刚入仕的臣子,竟能在天子殿下拥有一个专属座位,这是何等的圣眷!
或许陛下最看好的,另有其人。
林清源性子虽清冷洒脱,但感受到李彻的发自内心的体贴,心中也不由得涌起一股暖流。
他重新落座,再提笔时,笔锋也沾染了几分快意。
文思愈发泉涌,一封才华横溢、情真意切的回信,在他笔下渐渐成形。
然而,世间事往往计划赶不上变化。
当信使历经跋涉,将这封书信送达蓉城时,看到的却是满城缟素。
魏训,没能等到他试探的答案。
就在信使抵达的数日前,这位支撑蜀地的父母官已是油尽灯枯,溘然长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