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 第922章 大庆的第一次科举(完)

第922章 大庆的第一次科举(完)

    第922章 大庆的第一次科举(完) (第1/3页)

    所谓策问,就是由皇帝就治国理政、民生经济等时务问题设立题目,要求考生条陈对策。

    早期的策问并无格式限制,只需要讲清楚自己的观点。

    而随着科举制度发展,策问逐渐形成以经义阐释与时政分析相结合的考试文体。

    大庆的第一次科举,自然无需太繁琐,李彻只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一个他最关心的问题。

    张谦看到,考卷最后一张上只有几行文字,下面是大片空白:

    【朕闻亚圣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今大庆之天下,由朕临御,门阀巨室辅弼朝纲,黔首黎庶为国之基。

    然疆宇万里,非一人所能治;社稷千钧,非一族所能承。

    朕虽居九重,实与文人共理政事,与百姓同息山河。

    夫君者,如北辰居所而众星拱之;民者,犹江海奔流而舟楫载之;文人者,若栋梁支撑而广厦立之。

    三者相倚,犹鼎足而立,缺一则倾覆可期。

    今问诸生:

    君何以御极而不失民心?民何以安业而不怨朝堂?文人何以辅政而不踞权私?

    当此三者之间,何以权衡其势,调和其利,使上下通达,如臂使指?

    务使君权昭昭而不蔽,民声浩浩而不湮,文族巍巍而不僭。如此,则大庆可期河清海晏,社稷可保万世康宁。】

    这就是策问的格式,以皇帝的身份问政,看似洋洋洒洒二百多字,实际上就问了一个问题。

    君、臣、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放在哪里,才能使国家河清海晏?

    当这一问题映入眼帘时,林清源脸上惯有的从容笑意瞬间敛去。

    他意识到,尽管自己无数次高看这位新皇帝,但终究还是小看了他。

    如果说之前那些题目,显露的是陛下选才的不拘一格。

    而眼前这道策问,才真正触及了这位年轻帝王心中的沟壑。

    君、官、民,三者共同构成了大庆的天下。

    如何权衡其分量,调和其利益,维系其平衡,乃是古往今来所有帝王将相苦苦求索而难得其法的终极难题。

    即便是他那学究天人的师父,也难以给出一个完美的解答。

    林清源第一次感到笔端的沉重,不敢轻易作答下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