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A爆涨,抄底娶回女明星 > 368.又是一年元旦来临

368.又是一年元旦来临

    368.又是一年元旦来临 (第2/3页)

精准把握好度。

    并不是这世面越大越好。

    对山里的孩子来说,去县城、去省会,都算见世面。

    但一竿子干到首都,还要在全国瞩目的央视舞台录节目,那这个世面是会在孩子们心中埋下希望的种子,还是被高楼大厦霓虹闪烁迷花了眼……

    石鹏不敢说,因为这也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和经验。

    当然,首都对孩子们的冲击,还只是石校长忧虑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则是去京州山高路远,这么多孩子,路费、食宿该怎么解决?

    这可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石梁小学是肯定拿不出这么多钱的!

    石鹏很焦虑,既不舍得放弃这次机会,又实在没底气拍板说去就去。

    一连两天,他憋着这个事谁也没说,连学校的其他老师都没告诉。

    两天后,市教育局又打电话来催问进度,并说局领导经过研究,决定拨出一笔款项,承担合唱队前往京州参加节目录制的全部费用。

    这么大手笔,解了石鹏的燃眉之急,让他不需要再为钱的事情发愁。

    现下唯一需要解决的,就是该不该去的问题。

    石鹏仍有些犹豫不决。

    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打过来了——是韩希熙。

    “石老师,我听说孩子们要去央视录元旦节目,您那儿需不需要帮助啊,我可以承担孩子们所有的交通费和住宿费的!”韩希熙开门见山。

    石鹏很是诧异:“韩老师,这事您怎么知道了?”

    韩希熙道:“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跟我说的啊。我们基金会是挂在省教育厅下面运行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和教育厅对接,央视最先联系的是省教育厅,他们知道我和石梁小学的关系,特意把这个消息跟我们工作人员说了。”

    石鹏这才恍然大悟。

    他当即把市教育局承担全部费用的消息,一五一十说了。

    韩希熙点点头:“那就没问题了。那几号录制?孩子们到时候表演的曲目定了吗?正好我今年元旦接了京州电视台的跨年晚会演出,那几天也会在京州,到时候方便的话,我想跟孩子们见个面,也好长时间没看见他们了……”

    希希语气十分想念。

    石鹏却支支吾吾,最终还是把自己的忧虑说出了口。

    “韩老师,您别怪我胆小怕事、婆婆妈妈,实在是孩子们都太小,我怕他们去了首都,那种现代化的气息带来的冲击力太大了,我怕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石鹏难为情地说出自己的忧虑。

    韩希熙倒是没想到这一层,一时挺诧异的。

    沉思片刻,她认真道:“您的担心也很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这次其实是个很好的机会,毕竟孩子们的课本里经常会出现首都,大家从小都是对首都有无限的憧憬和想象的。”

    石鹏点点头:“确实!”

    韩希熙继续道:“既然大家都已经在脑海里幻想了无数遍京州,那么实地去看一眼,不管他们看到的是什么,冲击力有多大,最起码对他们来说都是圆梦了。

    “我觉得只要和梦有关,影响应该都是积极正面的。当然,他们录完节目回到老家,依旧要回归山村里的普通生活,您是担心这么巨大的落差感,会让他们没办法接受现在的生活,对吧?”

    石鹏点头:“是,我就担心这个!”

    韩希熙笑道:“我倒觉得没必要过分担心。有时候,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很强的,就好比上次去宜州比赛,其实大部分孩子也是第一次走出麻山县,宜州对他们来说也是有冲击力的。

    “但是比赛完回来之后,我看大家都很兴奋很荣耀,一点都没有因为登上过大舞台,拿了冠军,就对现在的生活和环境叫苦连天的样子。

    “相反,我觉得孩子们现在的精神状态更好了,就连平常最调皮捣蛋的几个,后来都乖乖上课、永远站得笔直。

    “我觉得音乐的引导、艺术的熏陶,作用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他们其实并不脆弱,是我们把他们想得太脆弱了。”

    石鹏听完这番劝导,豁然开朗。

    这两天一直横亘心头的担忧,顷刻间烟消云散,也立即做出了决定。

    “韩老师,今天又是对您肃然起敬的一天!”石鹏笑道。

    “啊?!”

    突如其来的夸赞,搞得韩希熙错愕不已,都不知道该接什么了。

    石鹏感慨道:“记得您第一次来我们学校上课的时候,站在舞台上还十分腼腆内向,跟您之前在网上展现的性格完全一致。但这才不到半年,您现在说话劝人却头头是道,三两下就戳中要害,让人无比信服。说真的,我活到现在真正佩服的人没几个,林镇长算一个,您也算一个!”

    石鹏说得十分真诚恳切。

    希希却听得哭笑不得:“石老师……我怎么觉得您是在嫌我话多呢?”

    石鹏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赶紧说不是那个意思。

    两人在石梁小学共事也有好几个月,其实已经很熟悉了,只不过隔着普通教师和超级大明星的壁垒,所以才说话时永远带着小心和客气。

    而这一次,两人倒是小小地交了回心,距离拉近了许多。

    孩子们去京州录节目的事情就定了。

    虽然宜州市教育局承担了所有食宿和交通费用,但带着这么多孩子,从南方小山村去到位于北方的首都,需要考虑的花销可不仅仅是吃饭和睡觉这么简单。

    最紧要的,就是现在是冬天,京州的平均气温已经零下十度了。

    而位于南方的星光镇,即使位于山区,平均温度也才不到0度。

    况且北方的冷和南方的冷,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孩子们在老家,一般都是一件棉服就可以过冬,在这个物资充裕的年代,一百来块钱就可以买到一件暖和、耐脏的棉服,只不过穿在身上就是臃肿了些。

    但对于农村小孩来说,能保暖就已经非常好了。

    然而这样的棉服,到北方去肯定是不够的,必须得羽绒服才能抵御那种干燥的低温。

    可孩子们家里都不富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