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A爆涨,抄底娶回女明星 > 357.真拍到真爱了?

357.真拍到真爱了?

    357.真拍到真爱了? (第2/3页)

石梁小学合唱队被麻山县派为代表队报名参赛。

    节前发通知,节后第一个周六就比赛。

    这个时间安排,算是非常紧张了。

    其实原本是不需要这么紧张的,毕竟这个学期才刚刚开始,要搞合唱比赛,至少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可以慢慢安排。

    之所以这么快就把决赛时间确定,不是要尽快比完,让学生们尽快回到学习生活中。

    而是……《往生》再有半个月就结束录制了。

    这么好的宣传平台,这么高热度的节目,不蹭白不蹭啊。

    这一波,宜州市教育局连演都不演了,算盘珠子打得那叫一个响,简直直接蹦到了全国网友的脸上。

    对此,林骁的评价是:干得漂亮!!

    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很多政府部门又想跟网络接轨,又拉不下面子来蹭热度。

    所以一些宣传工作干得是一塌糊涂。

    说正经又不正经,说搞笑又不搞笑,发出来的视频简直就是四不像。

    而宜州市教育局这波,瞄准了热度,放弃了“面子”,不在乎让全体网友看到自己不耻下“蹭”,只想着当一头在风口上飞起来的猪,借机拓展全市素质教育的边界。

    这才是互联网时代,有关部门搭乘网络顺风车该有的决断和魄力。

    一开始,韩希熙其实没准备好去参加这次合唱比赛。

    一方面,是她自己的性格不喜欢冒头。

    另一方面是她知道,自己带领的合唱队都是从零开始接触音乐和合唱,基础差、底子薄,训练时间又短。

    即便这一个月来坚持每周上课,现场合唱起来也有模有样。

    但实打实地讲,和城市学校的合唱队比,肯定还有不小的差距。

    而且孩子们出自乡村,八成以上都是留守儿童,从眼神里就露怯。

    韩希熙不是嫌弃他们。

    而是真心觉得,用音乐拓展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对他们的帮助,但要是赶鸭子上架让他们去城市里参加比赛,未见得就是好事一件。

    要是赢了还好,可以帮孩子们提升自信,可要是输了,没准就会让他们刚刚从音乐里找到的自信和归属感,一下子被打得满地碎渣。

    也不怪韩希希现在想得这么长远。

    这一个多月来,她每周五雷打不动去给孩子们上课,面对那一张张质朴又期待的小脸,希希的心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开始,她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让孩子们有机会感受一下音乐的美。

    到后来,她就完全代入了“教书育人”的角色。

    而且重点逐渐从“教书”,往“育人”方向转变。

    现在上课。

    她更关注的,不是谁的音没唱准,谁的拍子没进对,而是每个孩子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况。

    每周五上完合唱课后,她也不会匆匆离开,而是和孩子们做游戏、聊天,真正和他们以朋友的身份相处。

    经过一个多月的接触。

    韩希希现在对每一名学生的家庭环境都如数家珍,而正因熟悉,她更怜悯,不忍心看这些孩子因为一个没什么大意义的比赛,去承担这个年纪本不该承担的挫折。

    但理智上,希希又觉得去参加比赛,也是孩子们走出大山见世面的一个好机会。

    所以她很踟蹰。

    回到家里,她把自己的疑虑倒给自家老公,结果换来了林镇长的一顿爆笑。

    希希先是一头雾水,随即两眼怒容。

    她把腰一叉,怒斥道:“笑个屁啊你笑,再笑信不信我把你嘴巴缝起来!!!”

    林骁吓得立马绷脸噤声。

    心里默默吐槽:老婆自从当了音乐老师以后,脾气可是越来越大了,果然这书谁教谁疯!

    “你笑什么?是觉得我的担心没有意义,完全是在小题大做、自寻烦恼吗?”韩希希怒气冲冲地问。

    “呃……”

    林骁一副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

    希希大手一挥:“你说,只要是真话不是嘲笑我,我都不生气!”

    林骁搓搓两手,奸笑点头:“对,你就是小题大做、自寻烦恼!”

    希希深吸一口气,怒火瞬间顶到天灵盖。

    “唉唉,你说你不生气的啊!”

    “呼……”

    韩希希努力控制情绪,“那你倒是说说,为什么觉得我小题大做?”

    林骁无奈耸了耸肩:“这还用说吗?你带队去参加这个比赛,铁定是要夺冠的啊!市教育局办这个比赛,就是为了蹭你和《往生》节目的热度,现在热度蹭了,转过腚来把冠军颁给别的队伍?他们不想活了!!”

    希希听愣了,一脸“还可以这样”的表情。

    林骁继续笑道:“他们就算想这么做,也得掂量一下,到时候网友的骂名他们能不能承受得住!我这么说吧,但凡教育局领导里有一个正常人,这冠军都非你们莫属。你自己说说,你这决赛都还没参加,就已经把冠军奖杯收入囊中了,现在却还在这里担心孩子们输了之后会不会自信心受挫……这不纯纯凡尔赛吗?”

    一番分析,说得韩希希哑口无言。

    她本想争辩几句,理性说一下那些孩子们的合唱水平还不算成熟,论水准论能力还有很高的提升空间。

    但话到嘴边,又觉得……呃……这些好像并不重要!

    艺术的好坏本来就是很主观的事。

    况且,小学生合唱比赛嘛,又不是多么专业正规的比赛,评比的评委多半也是不同音律的非专业人士。

    你列再多标准,我就觉得这支队伍有感染力,你能奈我何?

    这么一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