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文豪1983 > 第4章 《乡村教师》

第4章 《乡村教师》

    第4章 《乡村教师》 (第2/3页)

没能很好的发挥出来!”

    助手也懵逼了:“可地球也没有被毁灭过呀!难道这不是假设吗?”

    沃森道:“你怎么知道没有呢?你又不是外星人!你能证明世界上没有外星人吗?你不能!杨振宁认为世界上存在一种超维的绝对意志……无数科学家认为,存在更为高维的文明,他们甚至在暗中观察人类,否则无法解释我们如今世界的精妙。”

    “那么,你能证明中国人智力比其他人高吗?对不起,你当然不用证明,我已经证明了!”

    沃森几句话怼得助手哑口无言。

    我要为余切和中国学生做一些事情!

    沃森翻看自己的行程,发觉他八月在《科学美国人》杂志有一场专访。他决定就在杂志的专访中,呼吁更多的人将投资转向这片土地——不为别的,就为他们的智力高。

    那些高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巨头,你不去投资中国,你去投资非洲,投资大洋洲——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呢?

    现在有一个更好的说法了,我们是为了人类文明的存续嘛!——

    另一边,余切新作《乡村教师》发表在《十月》上。

    编辑部的赞叹自然不用多说,余切和其他作家的不同,就是他已经开始用文学作为自己的武器。

    他不再是为了稿费而活,也不需要证明自己的写作水平。就像是他武器库中的一把剑,那里面琳琅满目,余切总能根据时势拔出恰到好处的一把利剑。

    《十月》报告文学组的陈东杰写了一个深度赏析:《一种新形势的文学》。

    文中道:“我们现在怕了,开始讨论文学为何衰落?不如探讨,文学为何曾经兴盛到如此地步!在八十年代初,文学期刊几乎享有第一媒体的地位!我认为文学曾经像一个被放大的发声器官,满足了全社会发声的需要,它本应该是一种精英主义的产物,但它却和我们社会的冲突息息相关,使得它奇异的大众化了!”

    “在我们社会变革的时期,思想大大解放,整个社会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作家敏锐的捕捉到这一点并通过故事表达出来,使得文学期刊承担了远超文学应该承担的功能,作家成为不同群体的代言人。”

    “然而,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何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他们只以为单纯是写得好,当他们越是钻研如何把写得好的时候,他们就越是失去了影响力。因为他们躲了起来,不再看到外面的世界。”

    这一篇文章成为一篇反思文章,回答了作协主席王濛“为什么文学渐渐失去影响力”的提问。

    因为作家闭门造车,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受欢迎。

    余切知道了,他怀疑这是文学的本质,所以在文学开始衰落的八十年代后半段,他仍然保持有巨大的影响力。

    文章写出来算是捅破了窗户纸,一时间很多作家都恍然大悟。

    原来老子是代言人啊!

    我是替别人说话,替别人抒发情感的,只是有时候我的情感恰好与别人相同。

    他们纷纷阅读起了《乡村教师》。然后他们发觉这太难了!你要写一个好看的,本身就是很难的,何况在这上其实有更深的含义。

    《十月》的社评和余切新作一路南下,一星期后,到了金陵的《钟山》杂志社。

    此时杂志社正在为前不久的“南海笔会”反思。

    这场笔会虽然有诸多作家来参与,却没有什么特别出圈的作品。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意思,很对不起余切的祝福。

    石铁生、李铎、陈建工、高兴建……也包括新人作家苏彤。这么多作家没能写一篇《未婚妻的信》,没有一篇《高山下的花环》。

    水军官兵很失望。

    编辑部的编辑们为此进行了严厉的自我批评。

    一位编辑说:“我觉得请这些作家来,本身就错了。我不是说他们不好,而是他们没写过军旅文,很多人也没当过兵,更没上过战场,这不是他们擅长的文章。”

    又一位编辑反思道:“我更觉得是我们心态出了问题!好文章本就是难得的,既要洞察力,又要执行力,还需要审美,有几个人能有这样的水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