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文豪1983 > 第127章 《背起爸爸去上学》

第127章 《背起爸爸去上学》

    第127章 《背起爸爸去上学》 (第2/3页)

谓的白话文,既不是文言文体系,也不是一种新体系。而是西方和东方的怪异混血儿,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文学大厦,又能经得起什么风浪?”

    梦里面,金介甫回想起了他那段难堪的时光。他完成博士论文后,答辩组赞扬他“你让我们知道了,一个从没有人知道的中国作家”。

    可不应该是这样!沈聪文值得在全天下扬名!

    然而,别人都觉得金介甫是少数派。

    他曾寄望于沈聪文赴美后,能改变他作为“沈学”研究者的境地,就好像信徒终于请来了上帝一样,没想到这位上帝,却并没有显露出什么神迹,金介甫只能苦水往肚里面咽。

    如果当时我研究的余切会怎么样?

    他肯为了古文字碎片驱逐教授,怎么会让余学研究者受委屈?

    前往陇西的山区羊肠道上,金介甫昏昏欲睡,他又回到了那个年轻时的梦境。

    这次在哈佛的论文答辩现场,他向所有人发放了自己的论文,自信满满的走上台,“我研究的是中国作家,那个东方余。”

    这一次忽然不同了。

    在场很少有人露出茫然的神情,大家都津津有味的看着论文。

    “难道没有人觉得,我是个怪人吗?”金介甫问。

    下面的研究者道:“奇怪什么?你走了狗屎运,比我们早一步,Jeffrey,赶紧说你的论文吧!”

    ——

    三月下旬,甲骨文世界大会结束。

    余切在这期间写完了短篇《背起爸爸去上学》,故事基本以小学生李永的经历为蓝本,写的很直白、质朴。

    胡后宣等人看了后,觉得这是余切写的最简单的一篇。

    “你这篇,就是写了一个人的半辈子。”

    后世有一部同名电影,电影里只讲到李永考上了大学,父亲去世了,李永决定把别人捐给他的钱捐给当地师范院校……之后电影结束。

    而李永考上大学之后的经历其实更加丰富。他作为公众人物的终点,应当是从企业辞职,重新回去做老师那一刻。

    这是个像《牧马人》一样的童话故事。

    不过余切在文中也有一些隐晦的批评:为啥李永的大哥不管自己父母,为啥姐姐们没有谁照顾到这个弟弟。

    为啥会沦落到,一个七岁的小孩,既要照顾父母,还要坚持学业。

    李永实际上是个留守儿童,他的大哥大姐都已经结婚出去,父母大了他三十多岁,他和后来那些照顾爷爷奶奶,又翻山越岭上学去的孩子没什么不同。

    幸运的是,他抓住了读书这唯一的救命稻草。

    余切能给出解决办法吗?

    可惜这不像几百几千万筹资可以搞定的免疫糖丸,这是一个时代正在发生的故事,而且将来还要发生下去,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困境。

    余切自己上辈子,也做了几年的留守儿童,他也是千千万个李永之一。

    他只能勉励那些孩子们,永远不要放弃自己。

    众人乘车回首都,又在研究所那边开了个庆功大会,宣布此次大会是圆满成功的。

    此时,国外教授已经到处游山玩水了。他们来一次神秘的中国不容易,觉得自己这辈子只能来一次,几乎都把签证的时间用光。

    周顾成周老特地针对“驱逐事件”发出了自己的看法:“余切做的是对的。能不能,固然有很多现实因素要考量,可要不要,却是一个态度问题。”

    “而且,现在关起门来说个老实话。那些洋教授,也没听说哪个要闹翻天嘛!埃及的教授要举报,现在不也没了下文?”

    “余切,你自己觉得呢?”

    余切站起来道:“我的态度一向是明确的,大是大非上绝不能错。”

    周老很欣赏这番话,道:“余切的想法,也是我的真实想法。”

    此事告一段落。

    周老在文化界很有地位,也是决赛圈桥牌局的常客,他是上一个世纪的老人了。四十年代,世界主流历史观主要以欧洲历史为中心,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作为点缀。

    这些地方能出场多久,实力有多强,纯看能和欧洲有多久的对手戏。

    为何西方学者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