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 谢威格局不够?于是,又多了38亿美元订单 (第2/3页)
,对方居然还觉得有些少?
难道自己还是没有真正理解到大户的豪横?
“根据贵方的情况,远火跟近程导弹部队,我个人觉得不宜太多。各装备3-4个营就差不多了,主要也是为了保护基地……”
“不,我们需要的不只是保护基地,而是保护国家!”
法拉赫勒曼不耐烦地打断了谢威的话。“你这是瞧不起谁呢?3-4个火箭炮营,3-4个导弹营,那才多少?”
“按照我们远火营的编制,配备18辆火箭炮发射车,18辆弹药装填车,还有数量相当的弹药运输车、指挥车……”
“4个营也才72门……”
“同志,远火不是靠数量的。每一门火箭炮,2个四联装一共8枚火箭弹,一个营齐射就是144枚……”
“那还是不够啊!”
法拉赫勒曼想起了不久前看到的远程火箭炮火力覆盖的场景。
一炸一大片。
关键射程300公里,在几百公里之外打击敌人,才符合自己家军队的需求。
“……”
谢威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尽可能地按照对方的气质去考虑问题了。
这是80年代啊!
东风-3翻了一倍的价格卖给大户呢!
结果还是不符合大户的气质!
没有多少军队的国家,3-4个远火营,3-4个战术导弹营,居然还嫌不够!
中国这么大,到目前,没有一个远火营,也没有一个战术导弹营……
“你在开玩笑?”
第二天一大早,一行人就准备从招待所赶回首都,没等龙耀华询问,谢威就把法拉赫勒曼找他的事情进行了汇报。
整个人都愣住了。
仅仅防空导弹系统,就28.8亿美元!
然后还有5个远火营,5个M7战术导弹营。
谢威直接跟对方论营谈的!
这加起来得多少?
“领导,您看我是开玩笑的样子么?”
谢威笑着问道,随后脸上浮现出失落:“唉,还是咱们能卖上价格的东西太少啊!整体合同金额都没法超过40亿美元……”
龙耀华听得嘴脸直抽搐。
听听!
听听!
这是人说的话吗?
啥叫没法超过40亿美元?
40亿美元啊!
再加点,就够一年军费了。
在全国整个军工系统都濒临破产的时候,如此庞大的一笔业务,都归属哈工大一家单位。
“你那37度的嘴,是如何说出如此冰冷而不要脸的话的?”
“这是事实!”
谢威没想到龙耀华是这样的反应。
不过也松了一口气。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经济基础建设投资需求不停增加,加上百万大裁军的大环境,军费进一步削减。
武器装备落后的部队,不仅需要投入经费用于先进武器装备的研发,同时还需要对落后的各种武器装备升级……
就那么点军费,处处都要花钱。
分摊到研发跟生产上的,又能有多少?
而海陆空三军装备,涉及的种类又多,研发投入,配套投入,哪一样都不是小数目。
现在多了这将近40亿美元不,将近75亿美元,整个军工系统都能把这军工的寒冬熬过去了,日子相对来说还非常滋润。
谢威就怕上级以这些都是国内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为理由禁止出口。
穷疯了的部队,还是讲“道理”的。
“得!”
龙耀华不准备跟谢威继续扯下去了,“生产你准备怎么分配?”
“投入资金升级几家条件好的单位用于总装,零配件外协,学校成立专项组进行协调跟管理……”
谢威想了想,开口说道,“这是一个升级生产线的巨大机会。自用型号跟出口型号虽然性能差距不小,不过只有部分关键技术不同,如此一来,生产成本都被摊薄,到时候自用型号的成本全部被出口的分担……”
“根据你的预期,自用型号价格最终会到多少?”
龙耀华没有因为谢威说的这些什么都不问。
听到这话,谢威愣了一下。
旋即大喜——领导这话的意思很明显,是否能说服上级出口这些在国内属于最顶尖技术的装备,就得看收益,尤其是部队能得到什么好处。
“反击一号自用版,价格应该能控制在2500万以内;反击二号在6000万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