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掌控定义权 (第2/3页)
新基金呢?毕总也不便评论吗?”
听到“欧洲创新基金”这个名字,毕晨的眼皮几不可察地跳动了一下。这是他私人控股的公司,从未在公开文件中与毕氏集团产生关联。
“我不明白沈总在说什么。”他的声音冷了几分。
“我想您明白。”沈白婕回到自己的座位,双手交叠放在桌面上,“那份对赌协议,那份虚高的收购对价,那个精妙的税务规避架构...这一切都指向同一个结论。”
她稍作停顿,让每个字都重重落下:“毕氏集团在科赫收购案中,涉嫌通过关联交易虚构成本,逃避巨额税款。”
会议室陷入死一般的寂静。毕晨凝视着她,目光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震惊,愤怒,还有一丝难以置信。
“你知道你在指控什么吗,沈白婕?”他的声音低沉如雷,带着明显的警告意味。
“我当然知道。”她毫不退缩地对视,“我知道德国对于税务欺诈的处罚是最高十年的监禁。我知道新加坡对于跨国逃税的罚款可达逃税金额的四倍。我还知道,一旦这些信息被公开,毕氏的股价会跌得比沈氏还要惨烈。”
毕晨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但他很快控制住了情绪,甚至挤出一个微笑:“很有趣的故事,可惜,这只是你的一面之词。”
“是吗?”沈白婕也笑了,那笑容冰冷而自信,“那毕总觉得,税务部门是会更相信一家上市公司的财报,还是更相信这些,”她轻轻拍了拍报告,“经过交叉验证的数据和分析?”
她打开公文包,取出一个U盘放在报告旁边:“这里是所有的原始数据和来源信息。如果毕总有兴趣,我可以现在就把这份‘故事’分享给几位朋友——比如《财经周刊》的李主编,或者证监会稽查局的王局长。”
毕晨的目光死死盯着那个黑色的U盘,仿佛那是一条蓄势待发的毒蛇。他缓缓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前倾,形成一个极具压迫感的姿态。
“你在玩火,沈白婕。”他的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不,”她平静地否认,“我只是在回应毕总的游戏。只不过,我选择的玩法与您预期的有所不同。”
两人在会议桌两侧对峙着,如同两位棋手在终局时的对弈。窗外的夜色深沉,会议室内的灯光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