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 第577章 一套组合拳,绝“军阀”们的后路!(求订阅)

第577章 一套组合拳,绝“军阀”们的后路!(求订阅)

    第577章 一套组合拳,绝“军阀”们的后路!(求订阅) (第3/3页)

“抗日英雄”的武庭麟。

    竟然是通敌叛国的汉奸?

    这反转,来得太快。

    太突然,让人猝不及不及防。

    而就在全国舆论还处于一片震惊和疑惑之中时。

    楚云飞。

    这位新上任的军训部总顾问,打出了他的第二记,也是更致命的一记重拳。

    他亲自下令,将那份早已准备好的、记录着武庭麟及其家族累累罪行的卷宗,以及那部作为“通敌铁证”的日制电台,全部移交给了各大新闻媒体。

    一时间。

    一场由楚云飞亲手策划的、规模空前的舆论风暴,席卷了整个国统区,甚至波及到了沦陷区和海外。

    《中央日报》。

    作为国民政府的官方喉舌,率先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措辞严厉的社论:

    【国法军纪,不容挑衅!严惩国贼武庭麟,以儆效尤!】

    文章详细披露了武庭麟私通日寇的“证据”。

    并将其定性为“混入革命队伍的败类,中华民族的公敌”。

    由宋文英亲自创办并掌控的《长治周报》、《光华报》、《复兴报社》,更是火力全开。

    他们不仅连篇累牍地刊登武庭麟贪墨军饷、鱼肉乡里的种种罪行,甚至派出了记者,深入豫西地区,采访那些曾深受其害的普通百姓。

    一篇篇血泪控诉,一篇篇纪实报导,被迅速地刊登出来。

    《光华报》的特稿《豫西哭声:一个被“抗日英雄”统治的黑暗王国》。

    更是引爆了民众的泪腺。

    报道中,白发苍苍的老农,哭诉着自家的田地如何被武家强占。

    失去丈夫的寡妇,泣不成声地讲述着自己的丈夫,如何因为一句怨言,而被武庭麟的爪牙活活打死。

    面黄肌瘦的孩童,用稚嫩的声音,说着他们如何吃不饱穿不暖,还要给武家的军队缴纳繁重的苛捐杂税。

    这些来自民间最真实的声音。

    与之前媒体上那个“抗日英雄”的光辉形象,形成了无比讽刺、也无比强烈的对比。

    就连一向与国民党保持距离的《新华日报》,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从“抗日英雄”到“民族败类”:武庭麟事件背后所反映的国民党军队内部腐败问题】

    文章虽然立场不同。

    但在揭露武庭麟罪行这一点上,与国统区的媒体,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一时间。

    舆论彻底反转。

    之前。

    还有很多人对武庭麟抱有同情,认为他是被“政治斗争”所陷害。

    不少地方军阀掌握的报社此时还在抱不平,认为这是山城方面不做人事。

    而现在。

    当血淋淋的真相被揭开。

    全国上下,一片哗然,继而是滔天的愤怒。

    人们这才明白,那个被他们捧上神坛的“英雄”,其光鲜的外衣之下,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人不吐骨头的杀人魔头!

    尤其是豫西地区的老百姓们。

    在得知武庭麟倒台的消息后,许多村庄,都自发地燃放起了鞭炮,比过年还要热闹。

    他们奔走相告,额手称庆,仿佛驱散了笼罩在头顶多年的乌云。

    他们没想到,那个在他们眼中无恶不作、无法无天的“武魔头”。

    那个看似扛着“抗日”大旗就无人能撼动的土皇帝,竟然真的会倒台。

    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

    这个在他们眼中只手遮天的魔王,在外面,竟然还是个准备投靠日本人的汉奸!

    “活该!真是报应啊!”

    “感谢青天大老爷!感谢楚长官为我们除了这个大害!”

    一时间,“武”这个姓氏,在豫西,乃至在全中国,都成了一个肮脏、可耻的代名词。

    武家人,人人喊打,家家唾弃。

    而就在这股舆论的滔天巨浪之下。

    楚云飞,再次下达了命令。

    他示意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配合军法处和军统的联合行动小组,对盘踞在洛阳及豫西各县的武家余孽,进行全面清算和缉拿。

    一张天罗地网,悄然撒开。

    那些平日里仗着武庭麟的势力,作威作福的武家子侄、亲信爪牙。

    在一夜之间,从高高在上的“人上人”,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有的被当场抓获,有的闻风而逃,但最终,都难逃法网。

    他们的田产被查封,家财被没收,所有通过不法手段搜刮来的民脂民膏,都会被一一清点,准备返还给当地百姓。

    一场轰轰烈烈的“打武除恶”运动。

    在豫西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而这一切的幕后推手,楚云飞,却始终没有公开露面。

    他就静静地待在洛阳。

    看着这场由他亲手点燃的大火,将一个盘根错节的地方军阀势力,烧得干干净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