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赌一手! (求订阅) (第1/3页)
    汤恩伯..
    李宗仁心绪复杂。
    汤恩伯所部的战斗力方面自然是没的说。
    作为常凯申的嫡系部队之一。
    汤恩伯早在前来徐州之前,已经面见了常凯申。
    并且将自己的顾虑告知。
    李宗仁若是指挥不力,导致他的部队白白牺牲。
    就会出现一个最大的问题。
    那就是常凯申一手培养起来的部队,就会只剩下不到五万人。
    这点人还想当委员长?
    汤恩伯所部不能蒙受较大损失。
    这是常凯申与汤恩伯的共识。
    李宗仁自然是心里有数的。
    楚云飞在这个时候提起。
    实际上也在暗自表明态度。
    我楚云飞在面对汤恩伯和常凯申的时候。
    跟你李宗仁是一条心。
    为国家、卫民族,为百姓,我可以,乃至愿意率部牺牲。
    但我也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之所以上中下三策之中。
    都没有提及汤恩伯的根本原因。
    就在于,楚云飞不适合拟定这样的作战计划。
    他建言献策,只能够从李宗仁能够直接指挥的部队之中挑选。
    而不是向李宗仁建议让他把汤恩伯麾下的绝对主力五十二军调过来,和他一起先干掉坂本支队。
    这种建议。
    或许不可以称之为建议。
    简直就是在给李宗仁上眼药。
    李宗仁脚步微顿,停留不到两秒钟再度迈步向前。
    楚云飞知道..这件事大概率能成。
    这是当下他能够想到的最优解了。
    金陵、淞沪撤下来的部队整编调整才刚进行不到三个月,这样的部队拉过来打仗。
    那不是战斗,完全就是在送命。
    说起来。
    兰封会战之中,中央军各部的表现也可以用丢脸来形容。
    其本质,也是书中一直强调的。
    中下层军官牺牲较大,有经验的老兵损失较多。
    部队的战斗力下降也是难以避免。
    楚云飞一个穿越者都无法短时间解决这样的问题。
    其煽动蝴蝶翅膀在二战区搞的三个新编步兵团,不也牺牲了一半..
    苦一苦汤恩伯,骂名(猜忌)李宗仁来背!
    武汉。
    常凯申看到李宗仁发来的电报之后,不由得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从李宗仁发来的电报之中所描述的作战计划来看。
    李宗仁同样主张以攻代守。
    一众高级将领被召集到了一起。
    李宗仁的作战计划也在白崇禧的讲解之下,算是十分的明朗。
    以汤恩伯所部精锐第五十二军关麟征所部,并五十九军、三军团,合力出击临沂方向,聚歼第五师团之坂本支队主力。
    以楚云飞所部358旅并一二二师366旅,驻防平邑一线,阻击第十师团之援军。
    趁日军主力尚未南下之际。
    以打日寇一个时间差,消灭他们的有生力量。
    为后续的作战奠定优势基础。
    “诸位尽可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
    陈辞修在常凯申的示意之下,第一个开口:“委座,这个作战计划充满了激进和冒险我们无法判断日寇第十四师团什么时间南下,也无法判断日寇的援军什么时候抵达。
    假设,此次作战计划一切顺利的情况下,我们在北路也仅仅只是歼灭了日寇的五千到八千人的兵力,而他们依旧有后备作战兵力七万人。
    对于小鬼子而言,实在是不痛不痒。
    而我军在临沂一线的守军,仅有不到三万人,这还是算上张自忠所部五十九军的情况。
    我认为,一旦此次歼灭战损耗过多,反而不利于临沂之防御作战。”
    常凯申点了点头:“辞修,你的意见呢?”
    陈辞修迈步走到了众人面前,接过了白健生递过来的指挥棒。
    “临沂以南多山地地形,临沂周边地区,虽然不利于防守,但日寇也难以展开,临沂有坚城之利,可据城野战,与日寇展开拉锯作战依托有利山地地形,节节抗击,缓慢向后退却。”
    “既能够达到为武汉、大后方争取时间的战略目的,亦能够达到消耗日寇有生力量之战术目标。”
    陈辞修说完之后看向了参会的众人。
    一众高级将领纷纷表态。
    “五十九军此前在小蚌埠镇之战表现抢眼,五十一军于军长也曾称赞五十九军之战斗力”
    “自古以来便有哀兵必胜的说法,荩臣老弟和他的部队可当大任。”
    “或可调汤部疾驰增援打日寇一个出其不意,诸位,可不要忘记,楚云飞所部也在徐州一地,此前二人在阳泉大捷之中勉力奋战,同心戮力。”
    常凯申听着陈辞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