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再度擢升楚云飞!前往开封参加高级军官军事会议!(求订阅) (第1/3页)
    请求擢升罗卫国为补充团团长的电报、以及相应的内部战功擢升电报。
    很快就发往了二战区长官司令部。
    阎老西仔细审阅了一番之后,当即同意了相关的职务调整。
    一应军衔,自然需要更改。
    虽然只是个补充团。
    但罗卫国此时的职务军衔也需要晋升至上校。
    其实也代表着,以后楚云飞所部需要消耗更多的军费了。
    这项工作不是拍个电报过去,阎老西点头同意就结束了。
    很多细节需要进一步的核实和统计。
    军衔、部队人员数量的调整,都需要慎之又慎。
    很多时候一些部队打了一仗之后,过个十天半个月、乃至两个月之后再打一仗。
    结果两个月前的嘉奖令、以及擢升、奖赏才到,经常出现功劳无人认领的情况。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民国时期的行政效率本就很低,何况涉及到钱这方面的问题,很多时候的工作都是严重滞后的。
    就连楚云飞自己,抚恤金都要从阎老西奖励的钱里面掏。
    这次战死了这么多的弟兄。
    抚恤金一把手发下去又是十几万。
    战争的本质,其实就是拼的国力。
    细数战争史上的绝大多数战争。
    实质上都是恃强凌弱。
    因为国力更强,他们的胜利自然就是理所应当。
    所以很多人并不记得这些战斗。
    只有弱者战胜强者,才容易被大众铭记。
    楚云飞强吗?
    说强确实也强。
    他现在指挥着两个步兵加强团、一个山炮团,一个野战炮兵团。
    还有两个普通步兵团、杂七杂八的加在一起,若是满编状态下。
    作战兵力可以达到一万四千人。
    算上非战斗人员,总计麾下至少两万人。
    在他的指挥下,战斗力甚至可以和一些二流的军团硬碰硬。
    占据上党地区。
    拥有相对而言还能勉强看一看的工业基础。
    基本上也都是生产原料的相关工业,没有什么能够跟得上时代的东西。
    但至少,在常凯申的支持下。
    未来很快就可以建造出一处炸药厂,以及相应的军工厂(手榴弹工厂)。
    何况上党地区该地区也算是山西地区少有的平原、盆地较多的地方。
    农业方面的发展也算不错。
    地理位置自不用多说。
    易守难攻,且民心初定,军心稳固。
    和中央军、晋绥军,乃至八路军的关系都还算不错。
    但这些都够了吗?
    对于楚云飞来说,这些远远不够。
    远的不说。
    日军的国力,军力在38年依旧十分强盛。
    在武汉会战之前。
    他们有能力发起全面战争。
    海军封锁海岸线,并且在半个月内集结五万人左右的兵力在任何一个地方展开登陆作战。
    这群一米五不到的老鬼子们,甚至能够在1944年策划一场规模空前的“一号作战”。
    其战争潜力。
    绝不是打了几场小胜仗就能够消耗掉的。
    楚云飞熟读战史。
    自然知道日本国内现如今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扩军计划。
    今年一月份的时候,察哈尔兵团已经改编成为了驻蒙兵团,直属天蝗。
    二月份。
    日军的中国驻屯混成旅团将会改编为中国驻屯兵团。
    并临时编成独立混成第3,4,5旅团,编入华北派遣军。
    支持所谓的“徐州作战”
    在战局焦灼之时,也就是徐州后期作战。
    楚云飞印象之中日军还抽调了两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关东军,加强华北派遣军第二军的作战兵力。
    并且在同年,新组建的第21师团、第110师团也并入了华北派遣军的作战序列。
    且从在三八年中旬,从关东军抽调了骑兵第1,第4旅团,再度加强华北派遣军。
    并且抽调华北派遣军直属的第三、第四旅团加强山西第一军。
    这些都是楚云飞潜在的对手兵力已经超过了十五万。
    晋东南之战,实质上只是争取到了半年的喘息机会。
    楚云飞现在琢磨的,
    实际上是竺培基的提议。
    358旅,是否以二战区客军的名义出晋作战,即以中央军的身份增援五战区作战。
    一来,为了确保津蒲会战方面取得一些战争优势。
    乃至徐州会战初期斩获战果,消灭日军的部分有生力量。
    使得奠定徐州中期、后期会战的些许兵力优势,以此撬动整个津蒲会战之大局。
    二来,为晋军扩大影响力。
    这同时也为了他楚云飞自己。
    现如今的他刚擢升不久。
    这其实已经是破格提拔。
    他当上校团长实际上也不过三年不到的时间。
    按道理至少需要在上校军衔停留四年才能够擢升。
    民国时期也不是没有搞过战时任官暂行办法。
    但也造成了相应的恶果,军职上升过快,导致一众军官阅历不足。
    难以服众不说,甚至在危难之际不可信任。
    而且大量的军职都拥挤在了上校这个级别。
    就如同前文所说的那样。
    校官和将级之间,是有个明显的分水岭。
    很多人一辈子都会卡在这个级别上面。
    正当楚云飞和方立功讨论着津蒲会战局势之时。
    一通电话直接打进了楚云飞的指挥部。
    孙铭迈步上前接起,随后简单的交谈几句便直接挂断。
    “长官,楚副参座通知说山城方面拟擢升您为南路军副总参谋长,兼原定职务。”
    “哦?”
    楚云飞眉头微动:“是否需要去南路军总指挥部报道呢?”
    “没说。”
    “有点意思。”
    楚云飞笑了笑,侧头看向了一旁的方立功:“立功兄,你说这样的擢升是不是有什么深意呢?”
    358旅隶属于东路军作战序列,总指挥是十八集团军司令官。
    楚云飞任职南路军副总参谋长。
    其总指挥是卫立煌将军。
    楚云飞既是南路军的副总参谋长,又是军队主官。
    那他是听十八集团军司令官的命令,
    还是听卫立煌将军的命令?
    楚云飞自己现在是否需要去南路军总指挥部报道,当个合格的副总参谋长呢?
    方立功叹了口气:“这是阎长官在和委座斗法呢,估计短时间内也商量不出个结果出来。”
    “有消息说,谈判还在进行,第一种方案是新增两个甲级步兵旅的编制。
    第二种方案是为二战区新增两个乙种步兵师的编制。
    至于阎长官这边,似乎还没有做出相应的选择”
    “选?”楚云飞哈哈一笑,坐在了一旁的板凳上,身子微微后仰靠在椅子上,躯体也放松了下来,同时示意孙铭帮他添点茶水:“立功兄,看来这次的胜利,使得我们二战区有资格和山城方面提条件了啊。”
    “想必两个步兵师的条件要求更加苛刻一些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