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新的时代! (第3/3页)
生休养上几年。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郭淮于疏中言,高句丽经营渤海、辽北上百年,诸部多有宾服。他今屯兵于丸都,欲明岁起兵远征,看能否穷尽贼王高延优。”
杜畿犹豫说道:“尽讨贼人,仆以为可行。但东北之地疆域广袤,我国仅治辽东,兵马跋涉千里,粮草恐会不济。”
荀攸说道:“禀陛下,高发歧为高句丽王,兵马如若远征高延优,其必倾之助力。何况高句丽雄霸百蛮,扶余国多受劫掠,若向扶余国求粮,何愁大军无粮?”
“公达所言有理!”
张虞微微颔首,笑道:“郭淮既欲远征海滨,那便令他深入极北,镌石刻文,宣播国威,令东北诸夷来降。”
在追求功绩上,张虞毫不遮掩。等以后中原稍微恢复,他甚至要让兵马北征,扫荡塞北上的胡部,令诸胡部至长安朝贡,以立不世之功,毕竟‘天可汗’称号颇是诱人。
“诺!”
杜畿应了声,说道:“陛下,高句丽俘者众多,今高发歧请求朝廷赦免俘虏归国,不知陛下之意?”
张虞摇头说道:“高句丽人民风慓悍,好斗,今送于高发歧必会为害。今将降者尽数迁至中国,分散居于各处,如河湟、灵武、云中诸郡。及郭淮班师,务必与高发歧约法三章,并弱高句丽国力。”
张虞不是没想过灭掉高句丽,将高发歧及所属三万男女吞并,但考虑高句丽消失,会导致辽东形势格局的失衡,遂决定扶立高发歧为王,但却削弱高句丽的政治方针。
其中削弱高句丽最关键政策有二,其一,凡能迁高句丽民众至中原者,悉数迁之,并以‘高’为姓;其二,辽东诸夷不能继续臣服高句丽,而是要臣服于大唐。
说着,张虞看向杜畿,说道:“辽东用兵朝鲜、高句丽,恐会令营州疲惫。故今不妨免赋税数年,等候朝鲜、沧海二郡设立,再行征收赋税不迟。卿当竭尽所能,为我大唐兼并三韩。”
“诺!”杜畿作揖道。
张虞环顾左右,笑道:“紫勋阁画像已成,岁首之宴不妨于阁中举办,以便百官瞻仰功勋伟容。”
“谢陛下!”
大唐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让张虞颇是得意。他今不到四十岁,凭他的身体情况,至少还能统治二十年之久,足够他建立更多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