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继任者 (第1/3页)
神武八年,春。
自郭淮去年十一月上疏请求征讨高句丽,朝廷便从河北向营州转运粮草,以舟舸浮海运输,扣除漂没之数,共向营州提供五十万石粮。
张虞本欲向营州再调河北军士万人,但郭淮仍是拒绝,认为兵马远调容易引起高句丽的警觉,今凭他手上万人步骑,与数万营州郡兵,足以讨灭高句丽。
见郭淮布置有方,张虞便不打算插手,任由远在数千里之外的郭淮自行决策。
而除辽东事外,张虞在年后所忧者,无非是患病的父亲张冀。
张冀自得风疾以来,精神面貌初始尚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之御医所开汤药无效,张冀精神愈发消沉,各种病症随之而来,尤其旧时厮杀所留下创伤复发,几乎每日折磨张冀。
“太上皇身体消沉,不知能否痊愈?”
廊道上,张虞与丞相钟繇并行,闲谈近来的烦恼。
钟繇安慰说道:“太上皇有天命庇佑,料想此番必能痊愈。”
张虞摇头而叹,在患病之初,他对张冀痊愈的信心颇大,但随着几个月下来,病情不见好转,反而加重恶化,张虞心理便有准备。
稍微振作,张虞问道:“卿此番入宫,不知除设立中原漕运使外,还有何要事?”
钟繇斟酌言语,说道:“去岁正旦之时,臣向陛下请辞,然因天下初安,臣难以骤离。而自今岁以来,仆思绪混乱,昼夜难眠,自觉精力不支。故今时进宫,欲向陛下请辞。”
张虞有所预料,但依旧挽留,说道:“去岁度田索民,若无丞相主持,岂能析出一百六十余万口?”
“何况东北战事将起,无丞相在朝主事,朕心难安!”
钟繇似乎去意已旧,说道:“尚书令杜畿宽猛克济,勇当大任。昔陛下远征河北,民役不堪重负而生变,杜畿单骑前往,恩威并施遂令民众安抚。臣为丞相时,如有不决之事,常问政于杜畿,其性情严谨,臣颇有裨益!”
“而国中良劣之政,杜畿了然于胸,陛下如能用之,必能清除弊政!”
张虞颇有兴趣,问道:“国中有何弊政?”
钟繇说道:“天下纷乱之时,因郡县空缺颇多,故多用降人与后汉旧吏。其中官吏良莠不齐,或有急功近利者,或有贪图腐败之徒,亦或是渎职无为之辈。”
“陛下欲大治天下,非选用良吏不可;而欲选用良吏,非上者明察秋毫所不能。仆精力不比旧时,严行令法,明察秋毫,清理积弊,此臣所不及杜令君!”
顿了顿,见张虞没有反应,钟繇继续说道:“陛下以功臣得天下,而今功臣既得富贵,遂大造府宅,门下走狗因之而有幸,故横行桀骜,众多畏之。臣性圆滑,能和人却不能治人。而杜畿守成持正,朝野之人无不敬畏。”
听到有关功臣之事,张虞神情终于有所变化,问道:“功臣跋扈之事,朕怎未听左右谈起?”
钟繇说道:“功臣为陛下之爪牙,此事世人周知。而今无人上报陛下,非陛下受蒙蔽,而是无人敢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