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正统七年(1) (第1/3页)
“咕嘟…”
锅子在炉火上轻轻颤动,白气裹着香气一阵阵往上涌,刘雍拿着筷子,点了点锅里翻滚的肉片,笑着说道:“驸马爷,这火候刚好,趁着吃,再煮肉就老了,不是那个味儿了。”
“好。”
尹玉报以微笑,夹起一筷子薄如蝉翼的羊肉,轻轻在蘸碟里滚了一圈,送入口中,肉质鲜嫩,蘸上特制的酱料,香气四溢,顿时满口生津。他微微颔首,赞道:“果然火候拿捏得准,这锅底香而不腻,肉片更是切得恰到好处。”
刘雍闻言咧嘴一笑,看向同桌的其他人,“诸位就别拘着了,快吃,将军府别的没有,就是这肉管够,呵呵……”
“是。”
“定要尝尝。”
“这味儿确实地道。”
在锅气蒸腾间,众人纷纷动筷,笑声与赞许声此起彼伏,锅中汤色渐浓,香气愈发醇厚,刘雍吃的很少,趁着今日在此宴请一行喝了几杯酒,目光却始终落在众人身上,见他们吃得尽兴,脸上透着淡淡笑意。
自接替战死西川的勋国公李进,以征西大将军职坐镇西凉,刘雍是不敢有丝毫松懈,生怕西凉边陲有何变故发生。
当然在刘雍内心深处是安定的,不似在朝中那般处处提防、小心谨慎了,毕竟边关虽苦,却无宫阙之深、权柄之斗。
刘雍亦觉此地反得自在。
在西凉边陲坐镇这几年来,刘雍的心思皆在边防戍守上,操练兵马、修缮城防、安抚军民、勘察地形、兴屯建渠,无一不是亲力亲为,勋国公李进生前所为,使西川与大虞关系降到了最低。
作为大虞武勋,领征西大将军,刘雍深知肩上担子分量,既要稳住西陲边防,又要防患于未然,大虞经历的太多,断不能再有其他状况发生。
这种时刻紧绷,不敢有丝毫松懈的状态,刘雍一直保持到正统五年的那场北伐,说实话当北伐消息传至西凉时,不止刘雍不敢相信,于各地戍边的将校兵卒皆是震惊不已,谁都没有料想到天子竟然会发动此战。
关键是此战配制太强了,上林军大统领孙斌,南军大将军张恢、征北大将军李鹰……这都是大虞熟悉的武勋将帅,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此战中枢派遣十几万精锐,这份魄力与果决是超出很多人预料的。
尽管在此之前,中枢层面发生的一些事,通过各种渠道或方式传至西凉,这也使很多人在三后之外,知晓了新君的手段与厉害,但这终究是差点意思,对于戍守边陲的群体来讲,他们渴望的其实很简单,能够在有限的岁月中获取军功赏赐,只是涉及到两国的战事岂会轻易打起来。
平日里更多是摩擦与试探。
而在这种态势下,虞都传来的消息,太皇太后薨逝了,这在别处怎样不知,但在西凉边陲是有震动的。
担忧,彷徨,忐忑……各种情绪在交织下蔓延,对于在中枢的天子,不少是心中没有底气的。
是。
在那之前,新君是展现了手段与城府,使得朝中局势发生不小变化,但是这谁能确保这不是背后有人撑腰才促成的?
谁都说不准啊!
而在太皇太后薨逝的同时,皇太后还被遗诏废黜了,这就更在无形中加剧了这类复杂情绪的蔓延。
没办法,谁叫新君太年轻了。
万一在此等背景下,大虞真要再出什么状况,特别是军务层面的,大虞倒是该何去何从啊?
这种情绪蔓延下,地方,尤其是边陲,其实是发生不少事情的,直到北伐一役的打响,特别是一系列战绩传回中枢,传至地方,这所带来的冲击与震撼是极大的。
也是在这种态势下,继北军之威后,南军,上林军,羽林军之威凭借傲人战绩遍传大虞上下,这使得很多人被传唱,而这其中传唱最广泛的,绝对非羽林莫属,一个是他们太年轻了,一个是他们太抢眼了,而在这广泛传唱的背后,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