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老江湖和小大人 (第2/3页)
的一层白灰——反正在山上她们就是这么叫这东西的——这一层东西是要扫走、倒掉的。
这人把这层灰叫做扶元保生丹的散剂?还要盛起来?还要受潮之后再焙干?还在问能用这些东西换什么吃的?船上的时候师兄们没说这事啊……可能他们都想不到吧!
她想到这里的时候,看见师父把药瓶捏在手里递了过去:“这药我们正用得着。但道友你也知道,如今世道不太平,吃的我们也很缺。我看道友你脸色红润、中庭生光,该是有炼气的修为了,也用不着每天进食。这样吧,一会儿你跟着我们吃一餐,分别的时候我再给你半斤肉干,你可愿意?”
孔幼心看见那人愣了愣,脸上原本微微的笑意一下子变浓了,像是想要笑出来、却又忍住,连连点头:“好好,我当然愿意了。道友这个你收着——道友怎么称呼?”
他把手中的小木塞递过去,周襄塞上了,将药瓶小心收入怀中。然后说:“我叫周襄,这是弟子孔幼心。”
那人连忙拱了拱手:“周道友、孔小友。在下李晓,哦,刚才已经说过了,哈哈。”
看见他这笑,孔幼心完全从惶恐中摆脱出来了。因此发现一件自己竟然早没意识到的事——这年轻人的相貌真不坏……都不能说是不坏,而是很俊美。此时这么一笑,看起来就更顺心了。
只是这么偷偷瞥了几眼,孔幼心不免在心中叹了口气。这人作为教外散修能修到炼气,资质应该也算不差的吧?可风里来雨里去,还要把这些药渣当宝贝,着实也算是可怜的了。
“幼心,弄吃的吧。”
孔幼心立即点头。刚才生火的时候就已经捡了三块大一点的石头垒起来了,此时孔幼心把一口巴掌大的小锅架石头上,往里面倒了些炒制好的米,再加上水,刚刚没过米面。
李晓搓了搓手说:“好啊,很久没有吃米了。你们是在东丹换的吗?”
很久没有吃?所以我们不该吃这个?孔幼心一愣,却见周襄微微一笑,摇摇头,只道:“不是。”
这样子是不愿多说,李晓也很识趣,笑笑没再问。
孔幼心又取出一个巴掌大的小罐子,从里面舀了一勺凝了的猪油。余光一瞥李晓,觉得不该加太多,就只用勺子了一点点抖进去。
李晓又说:“好啊,我也很久没吃什么油水了。”
这人怎么什么都“很久没吃过”??孔幼心原本还想再放一点肉干进去一起煮,可此时又不敢了。倒是周襄说:“稍加点肉进去,就当是招待李道友了。”
孔幼心这才把肉干取出来,掰碎了在米上洒了薄薄的一层,然后将小锅的盖子盖上。
火不是很大,水就烧得慢。火苗已经把小锅下面都舔成黑色的了,盖子里却连热气都没冒出来。三个人这么干坐了一会儿,李晓像是没话找话:“周道友……周前辈,你们师徒两个要往哪里去啊?”
“也没什么好去处。原先的地方被毁了,我们两个就到处走一走,想着找个洞天福地,再把门户支撑起来。”
“哦……我是要往夷陵那边去的。”
孔幼心的心微微一跳。夷陵!
夷陵其实正是他们要去的地方,因为血神教的道场就在夷陵,在三十六宗从前的天工派附近!
周襄没接话,李晓就又说:“前辈,我有一点……这话实在不该说的,但是……”
周襄笑笑:“不该怎么还想说呢?”
李晓叹了口气:“前辈不要见怪。之前不知道前辈你道行深浅……你应该看出来了,我也是怕你们是歹人。可一点药散就换得前辈你如此招待,我再看你们这些吃食、看贵师徒的气度,就知道前辈你一定是高人,至少不是炼气。我瞧不出你修为的深浅来。”
周襄不说话,只盯着火焰看。
“孤身在外走太难了,我是想,前辈要是不嫌弃,咱们能不能搭在一起走?谈不上什么相互照应,而是我借前辈的光,鞍前马后能多少做点事。我听你们的口音应该是北边来的吧?我从前常在这附近游荡,对南边这一片是很熟的。你们要是想找风水宝地,我可能能帮上一点忙。”
孔幼心心头一喜,觉得师父一定会答应。其实这事在船上的时候就已经想过了——来到这边之后最好能找一个江湖散修同行,可以边走边观察他,还能再学到些东西。
李晓这人出现得太及时、太合适了,在别人看来甚至都会觉得是故意送上来的。但此事在教内是绝密,几天又刚刚从船上下来,教外的人是绝不可能知晓的。
而师父之前在船上总是提到李无相,师兄虽然说那不好,但孔幼心也知道师父为什么并不很在意。
因为他的身上,还背负着教内三十七位合道长老的遗蜕呢!
老祖宗们的“寂灭”,其实就是元神归棺,慢慢化为可供总坛修士取用的真气,而皮囊却留了下来。
修到合道境界,皮囊已算是天人宝物了。虽然不像太一教的阳神那样肉身几乎成圣,但合道的躯壳已经几乎与天地灵气融为一体,几可被视做实质化了的灵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