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9、这人到底什么意思? (第3/3页)
你觉得咱们搞个技术攻关小组怎么样?”
李为民放下报告,连说了几个好字,不过说完却话锋却悄然一转,“不过…领导,有些情况,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老人大手一挥:“李为民,有什么话直说,这里没外人。”
李为民推了推眼镜,显得十分为难和谨慎:
“领导,首先是这经费…组建攻关小组,尤其是这种新材料研发,烧钱啊。国家今年的预算已经非常紧张了,各个项目都嗷嗷待哺,突然要挤出这么一大笔钱,其他兄弟单位恐怕会有意见,工作不好做啊。”
“其次,”他掰着手指,“成立专项组,要抽人吧?现在各个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生产任务这么紧,抽走骨干,万一影响了当前的生产任务,这个责任……可就大了。”
他顿了顿,又看向赵振国和王新军,语气更加“恳切”:
“再者,”他叹了口气,显得忧心忡忡,“这改进设备,少不了要投入吧?虽说尽量利用旧部件,但新的控制系统、匹配的辅机、试验材料……哪一样不要钱?现在咱们经费都紧巴巴的,这么大一笔开支万一……我是说万一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最后效果不理想,或者周期拖得太长,这……到时候人民群众有意见,我们不好交代啊。”
他每一句话都打着“赞同”“支持”的幌子,句句都在“顾全大局”“考虑实际”,却像一连串冰冷的软钉子,悄无声息地泼下一盆又一盆冷水,将刚才还火热的气氛一点点浇灭。
王新军的脸瞬间涨红了,急道:
“李司长!困难是有,但总不能因为怕困难就不前进吧?这些技术是淘汰的,但对我们就是先进的!只要…”
李为民温和地打断他,笑容无懈可击:
“新军同志,别激动。我完全理解你的干劲。我不是反对研究,只是建议…要不要更稳妥一些?
比如,先组织一个小范围的论证会,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充分评估一下可行性、风险性和投入产出比?磨刀不误砍柴工嘛。毕竟,国家的资源有限,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对不对,领导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