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消息传回,震惊众人 (第1/3页)
一九八一年十月十日,周六。
“两个月前,我们《方舟》期刊社在领导们的关爱,同志们的支持,儿童文学界的期待下成立了。
在八月,我们先后确定了人员组织结构,并迅速完成了《方舟》的版面设计和发行计划……
九月,我们马不停蹄地面向全国范围内的儿童文学学者征稿,从最开始的无人问津,到后来逐渐每天都会一到两篇论文从全国各地寄来。
我们从最开始确定了宁缺毋滥的审核标准,每期只挑选最有价值,最有质量,最能推动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十篇学术论文刊登……
终于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之下,九月二十六日,我们的第一期成功完成刊印。
而此时,《方舟》的订阅量是四百多份,只有首印量五分之一。
于是我和陈子君会长,浦漫汀会长三人在京城四处推广,求爷爷告奶奶,也只推销出去一百多份。
这无疑是大冬天,被狠狠地泼了一盆冷水。
好在我们没有就此放弃,十月一日《方舟》一经刊登,就在短短几天内引起学界哄动……
据统计截止十月十日,我们《方舟》从最开始的六百份的订阅量,一举突破了四千大关,并且还在持续攀升之中。
预计到年底,能突破一万五千本!这份成绩在全国的文科期刊中都是排得上号的!”
上午十点,文化部大楼会议室。
程开颜站在讲台上,面对台下坐得满满当当的领导干部,同事下属。
一眼看去,两三百人望不到头。
他手里拿着一份汇总报告,吐词清晰,有条不紊的汇报着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最后我想感谢领导们的信任和关爱,还有期刊社和学会同志们的不懈努力。
正因为有你们,《方舟》才能走到这一步,拥有走向全国,走向亚洲,乃至于走向世界的可能性!”
“谢谢大家的耐心倾听,我的汇报到此结束。”
说完程开颜深吸一口气,双手自然垂落,微微欠身向台下轻鞠一躬。
这番汇报从《方舟》最开始的成立,到中途历经的苦难险阻,再到最后取得成功。
让台下的领导,干事们听着觉得有些啰嗦繁琐,就像唠家常一样。
但偏偏让人能沉浸其中,从程开颜讲述中,他们仿佛能看到干事们工作、审稿、修订时的画面,能感受到其中真挚的情绪和热爱。
《方舟》他们最开始并没有抱有什么期待,毕竟全国上下杂志刊物数都数不过来。
但偏偏才发行不过十天,就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绩,怎么不让人感到意外惊讶。
虽然程开颜在汇报中并未居功,但任谁都知道若是没有他的论文,《方舟》决计不可能有这样的成绩。
可他却偏偏认为最大的功劳是大家的,是大家的不懈努力换来的。
一时间,台下的众人齐齐仰头望着台上的青年,有些感慨失神。
落地窗外,夏末微热的阳光涌入会议室。
斜斜的落在这个年轻人挺拔笔直,一袭宽松的浅白色衬衣,在阳光下呈现着珍珠般细腻光泽,给人一种温和平淡的书卷香气。
“啪啪啪!”
“啪啪啪!”
下一瞬,台下众人回神。
会议室里掌声恍如雷动般响起,并如潮水一般源源不绝。
“程开颜同志能把什么都没有的《方舟》拉扯到这个地步,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啊,这个年轻人实在是太优秀了……”
林部长坐在台下鼓着掌,眼中满是欣赏的看着缓缓从台上走下来的年轻人。
“的确优秀,但太过优秀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唐明花赞同的点头,随口道。
“不怕你太优秀,就怕你不够优秀,有时候恰恰是你不够优秀才会出事。”
林部长笑了笑,起身上台,发表讲话。
“同志们好,在这里我要点名表扬一下《方舟》儿童文学学会的全体同志们,同时更要表扬程开颜同志,在他的带领下,方舟才能走到现在……”
十一点钟,会议临结束前,林部长又笑眯眯的宣布道:
“最后一件事,为了表扬奖励《方舟》期刊社和学会的同志们在不懈努力,辛苦奋斗下取得的优异成绩。
我宣布从周末开始,大家多休假两天,也就是说接下来有四天假期,并发放奖金五元,票券若干……”
说完,会议室里一片轰动起来。
“哇!小程老师说的是真的,真的给咱们放了两天假,居然还没有算上周六日,一共四天假而且还发奖金!”
“大气大气!居然发五块钱!咱们工资才三十多块,六分之一啊。”
“也不算白费了咱们没日没夜的苦干!还是要多亏了主编。”
学会和期刊社的一行人纷纷看向程开颜,满脸惊喜之色,立即兴奋的小声讨论起来。
至于文化部其他部门的同志,脸上就全是羡慕。
“散会吧!”
随着林部长一声令下,会议结束。
大家一边热闹的讨论,一边依次有序的起身离开会议室。
“呼……”
程开颜望着排着队离开的人群,缓缓舒了口气,靠坐在椅子上,拿起手边的茶缸子喝了一大口,“《方舟》这边终于可以消停一下了……”
随着第一期刊登的势头,《方舟》基本上奠定了中国儿童文学第一学术期刊的地位。
未来只要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