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俄国惨败 (第2/3页)
战场的劣势。
俄国军队的反应迟钝并不只表现在大集团军的指挥上,同样也表现在各个军和各个师的局部应对上。
再加上后勤缺失的问题,导致俄国很多军队根本没能来得及反击,就随着大部队的溃败而溃逃。
这些因为过早溃逃而保留大部分兵力的军队,他们实际上是幸运的。因为有的不幸的军队,因为侧翼的战友逃跑速度太快的原因,导致自己莫名其妙的被德国军队包围。
虽然也有少部分幸运的军队成功在德军防守薄弱的地方突围,但大部分俄国军队被德国军队包围之后,也只能在德国军队的围攻之下被迫投降。
俄国战场上表现比较优秀的,当属西伯利亚第三军。这支军队在德国军队的进攻中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甚至一度击退了德国军队的进攻。
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弹药补给的情况下,西伯利亚第三军顽强抵抗了长达数天的时间,最终也只能被迫跟随友军撤离。
好消息是,因为西伯利亚第三军的顽强抵抗,德国第十集团军对俄国第十集团军的侧翼包围战略最终失败。
俄国第十集团军总司令西尔维斯凭借着西伯利亚第三军对德国军队的顽强抗击,最终幸运地从德国快要合拢的包围圈中逃出。
顺带着,俄国第十集团军的大部分高层军官也都逃了出来。
但因为整个集团军的各个军太过分散的原因,除了比较靠近集团军总部的一个军成功撤离之外,剩下的三个军的兵力都陷入了德国军队的包围圈。
一个集团军高达35万人的兵力,最终成功撤离的不足10万人,有接近25万人被德国军队直接包围,这些士兵的下场可想而知。
眼见包围了大量的俄国军队,德国军队这边也是见好就收,先集中火力优先进攻被包围的俄国军队。
此时的俄国军队已经没有任何选择。他们尝试过对德国军队进行反抗,可面对逐步缩小的包围圈,他们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原本就缺少后勤,在陷入被包围的局面之后,更是无法得到任何一丁点后勤补给。
子弹眼看着是越打越少,有的部队甚至已经完全没有子弹,只能和德国军队拼刺刀。
可德国人也不傻。就算这些俄国士兵想要拼刺刀,德国军队也绝对不会回应。
毕竟用子弹就能打死敌人,为什么还要冒着风险去和敌人拼刺刀呢?
在这个医疗条件极度落后的年代,只要在战场上受伤,死亡的风险是极大的。就算侥幸能活下来,伤口感染所带来的后遗症,也足以让人生不如死。
因此在战场上,能够避免受伤,自然还是要避免的。
眼见任何反抗的手段都失去了作用,被包围的俄国军队也只能无奈地选择投降。
随着这些俄国军队的投降,德国在东线战场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也终于告一段落。
这次大规模战役一共历时近一个半月的时间,最终以德国军队的全面胜利为结束。
德国方面一共出动了三个集团军,其中正面战场有两个集团军。俄国这边则是四个集团军,北边两个,正面战场两个。
最终的战果是,德国方面两个集团军的伤亡共计5.6万人,其中阵亡士兵1.9万人,受伤士兵3.7万人。
俄国四个集团军的伤亡共计高达32.7万人,差不多失去了一整个集团军的兵力。
其中阵亡的俄国士兵大约3.2万人,受伤的俄国士兵大约4.5万人,还有近25万士兵被德国包围,具体战况不得而知。
对于俄国来说,这绝对是一场让人震惊的惨败。
俄国第十集团军几乎被打散,第八集团军和北部的第五、第六集团军,也都有数万人不等的伤亡。
更重要的是,随着第十集团军不得不向明斯克的方向仓皇撤离,俄国在东线战场的防线也被德国军队撕开了一道口子。
还有就是那被包围的25万俄国军队,直到战役结束,俄国政府都不清楚这些士兵的现状。
对于目前风雨飘摇的俄国政府来说,一下子有25万士兵被德国军队包围,这绝对是惊天动地的坏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