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共主联邦的设想 (第1/3页)
葡萄牙国内关于讨论葡萄牙未来的浪潮一直从1905年的年底持续到了1906年的年初,几乎大半的葡萄牙人都阅读过有关的新闻报道,也有不少人认真思考过葡萄牙的未来应该是怎样的。
葡萄牙共和制建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多年的时间,葡萄牙真的因为共和制的到来而变得更好了吗?恐怕未必。
大部分民众都是盲目的。共和党宣传的民主制恐怕未必有多好,但当时的葡萄牙民众苦君主制久矣,这也是共和党能够立刻获得广泛的民众支持的原因。
有的人或许是真的支持共和制的,但更多的人只是随大流,他们甚至都分不清君主制和共和制的区别,搞不清君主专制和君主立宪制到底有什么不同。
虽然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和欧洲大陆直接相连,但因为比利牛斯山脉阻隔的原因,西班牙和葡萄牙实际上是比较偏远的欧洲国家,和欧洲大陆的核心部分,中西欧实际上没有太多的交集。
西班牙还好,因为直接和法国相邻的原因,再加上曾经被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和欧洲大陆的联系是要比葡萄牙更深的。
葡萄牙不仅被比利牛斯山脉阻隔,还被西班牙全面包围。这也导致葡萄牙很难与其他欧洲国家取得联系,也就只有英国为了自己的战略目的,才会选择主动和葡萄牙达成某些方面的合作。
虽然葡萄牙拥有广泛的平原,但在欧洲这一块世界上最繁华的土地当中,葡萄牙只能算是穷乡僻壤。
葡萄牙的文盲率是比较高的,指望着这些文盲搞清楚君主制和共和制的优劣,倒不如指望着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这句真理。
葡萄牙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这个问题,对于西班牙来说反而是一个好消息。受教育程度低代表着更容易被舆论所引导,也就更容易接受葡萄牙被西班牙吞并的事实。
要是那些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就算西班牙最终能够吞并葡萄牙,这些人也会想着再次寻求民族独立,到时候又是巨大的麻烦。
本来葡萄牙国内的报社媒体只是讨论着葡萄牙的未来,思考葡萄牙到底应该选择君主制还是共和制。
但在1906年的1月25日,随着西班牙的太阳报刊发了一则关于《讨论伊比利亚帝国的构想》一文,立刻让葡萄牙国内报社的讨论转变了方向。
这篇《讨论伊比利亚帝国的构想》一文,实际上就是根据现有的泛伊比利亚主义为基础,对一些比较难以实现的方向进行了合理的建议,并且进行了更加深远的畅想。
所谓的伊比利亚帝国,实际上是指西班牙和葡萄牙合并之后的国家。既然葡萄牙人并不想被西班牙吞并,那完全可以用类似奥匈帝国的办法,组建一个共主联邦出来。
由现任西班牙国王担任葡萄牙的国王,葡萄牙既能拥有卡洛这样有足够能力能让葡萄牙走向复兴的君主,又不用担心被西班牙吞并的问题。
毕竟葡萄牙的独立政府还是存在的,葡萄牙仍然是葡萄牙,只不过是和西班牙拥有一个相同的君主而已。
这种现象也并不只是在奥匈帝国出现,在欧洲漫长的历史中,类似的共主联邦曾经多次出现,并且缔造了多个非常著名的欧洲国家。
比如波兰国王也曾兼任立陶宛大公,英格兰国王曾兼任苏格兰国王,卡斯蒂利亚国王也是阿拉贡国王等等。
西班牙国内就发生了多次,除了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的联合之外,还有哈布斯堡王朝继承西班牙王位,最终导致查理五世统治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的例子。
相较于其他一系列乱七八糟的猜想,组建一个在各方面都拥有独立地位的共主联邦对葡萄牙人来说是更愿意接受的。
如果是让卡洛来成为葡萄牙的国王,对于大部分葡萄牙人来说,他们也并不会有抵触的情绪。
毕竟卡洛这位国王的表现还是历历在目的。不管是带领西班牙重新走向复兴,还是西班牙国内颁布的各项改革政策,背后都有着卡洛的身影。
西班牙人的人均年收入之所以不断的攀升,也正是因为西班牙各种各样的改革所带来的影响。
葡萄牙人也曾羡慕西班牙拥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君主,如今随着这篇新闻报道,葡萄牙人突然发现,他们似乎也能和西班牙人一样,成为卡洛这位足以载入史册的伟大君主的子民。
这篇由西班牙太阳报最先刊登在报纸上的新闻报道,很快就传播到了葡萄牙全境,成了葡萄牙国内最受热议的新闻报道。
大部分葡萄牙人都被这篇新闻报道所影响,他们开始思考如果卡洛成为葡萄牙国王的话,能够带给葡萄牙怎样的改变。
如果葡萄牙国内也能实行如同西班牙那样的改革,不说和西班牙那样实现复兴,至少也能大幅度改变目前葡萄牙人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葡萄牙现有的工业和经济水平。
葡萄牙人需要付出些什么呢?无非就是自己的头上重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