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诸将离石疑懋功 (第1/3页)
却进城到郡府的途中,王行本等几个将领,一再偷觑徐世绩。
徐世绩感受到了他们的目光,只做不知。
缘何偷觑,毋庸多说。
徐世绩今年才二十四五岁,比较年龄的话,比陈敬儿还年轻些,一个年龄轻。
再一个便是王行本等这些一直在河东的将领也知,徐世绩是李密败亡后才降的李善道,而却一降,就立即被李善道拜为右备身大将军,——却须知,这个“右备身大将军”,是十六卫大将军中仅剩的一个,十五个大将军都授任下去了,单单留这一个,只等到徐世绩归降,乃才授任,不管怎么看,都像是李善道专门留给徐世绩的!
为何说是专留给徐世绩的,还有个缘故。便是左右备身、左右监门这几个将军号,尽管在当下之汉军中,亦都是可以主征伐,领兵野战的将职,然其本来之职掌,顾名思义,原是负责君主的护卫、城门的守御等方面的。尤其左右备身,非亲信贵重之士难以任之。
左备身大将军现任者是焦彦郎。两个左备身将军,一个李君羡、一个徐世感。焦彦郎是卫南元从,李君羡与李善道“同宗”,徐世感不用说,皆李善道的亲近之臣。
则右备身大将军,若说是李善道专门留给徐世绩的,完全有这种可能性。
既然如此,王行本等将心中不免就会嘀咕:这个徐世绩,此次被李善道又任为龙泉汉军的总管,会不会便是李善道“用人唯亲”?是专门给徐世绩得功机会的?若当真这样,遵照李善道令旨,接下来将要打响的攻离石郡此战,只怕就不好打了!诸将却是担心,可别徐世绩既乏军略,指挥不力,倘使败绩,诸将怕要背锅;而若克胜,又说不得功劳尽归徐世绩。
诸将心思各异,随从徐世绩、陈敬儿入了城中,到进郡府。
陈敬儿早备下洗尘之宴,待请了徐世绩在堂中主位落座之后,便笑道:“临汾虽然不远,然入龙泉郡后,多山路难行。大将军征途辛苦,必已疲劳。仆等已略备薄酒,稍待便可开宴。”
“公等心意,世绩领之。不过世绩愚见,接风之宴,无须急在一时。我等可先议军事。公适言说,离石郡的唐军小有异动,不知究竟是何异动?”徐世绩含笑说道。
陈敬儿说道:“倒也不是要紧的异动。侦知李世民日前已至静乐,现驻离石之唐军主将,为窦轨、长孙无忌、李神通。李神通乃於两日前,遣了一部兵马,东进至吕梁山西麓,招徕山中稽胡,有攻王君廓、苏定方两部之势。王、苏军报昨日呈到了军中,俺已回令,令他俩无须出战,先将山口稳稳守住,后续处置,等大将军到后,听大将军措置。”
徐世绩仔细听了,点头说道:“原来如此。公此军令,应对得当。王、苏两位将军所扼之山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岂轻易便能攻拔?况李世民既已在静乐,其之当下用兵,重点显在秀容等县。料李神通此举,攻王、苏之势定是虚张,其真正意图,无非应是为招徕稽胡,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