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九章 斥丑奴计议应对

第九章 斥丑奴计议应对

    第九章 斥丑奴计议应对 (第3/3页)

已无力北走梁郡,牵制敌军,太康就断不能再失!”他指着沙盘,说道,“我的意思,可檄令沐阳,或南下淮阳,直援太康;或西进谯郡,攻黑社、房献伯等之必救,行围魏救赵之策。诸公以为何如?”

    屈突通资历最老,薛世雄、李靖皆目视他,待他先言。

    他沉吟了下,说道:“孟让所部,虽数万之巨,实乃乌合之众,各部心思不一,人心不齐。高曦部若入淮阳,其部与高延霸部皆我军精锐,内外夹击,确有很大的击破孟让之把握。而若高曦部西进谯郡,兵锋威胁到黑社、房献伯等根本之地,消息传到,彼辈必然无心再战,太康之危亦可解也。大王此两措,都是上策。然臣愚以为,两策之中,第二策似是更好。”

    薛世雄赞成屈突通的意见,附和说道:“臣赞同屈突公之见!大王之第二策,以奇制胜,既解太康之危,又能寻机歼敌,比第一策的硬碰硬更有胜算。”

    李善道看向在侧静听的李靖,问道:“药师何意?”

    李靖起身叉手,恭谨回答,说道:“大王两策皆妙,然第一策若陷入僵持,恐给李密可乘之机。第二策不仅能动摇孟让军心,使其无法全力攻城,一旦调动了黑社等部还谯郡等地,更能为我军创造战机。高曦可灵活行事,或奔袭先歼黑社等部,亦可抓住此机,或直取孟让本部。这般,非仅可解太康之围,或且可扭转东线之不利,转危为胜。臣亦以为第二策为上。”

    诸将意见与相合,李善道便做出决定,拍板说道:“好!就用第二策!”

    即令薛收草拟给高曦的军令。

    薛收领命,拟旨不提。

    李善道重新看向沙盘,目光却从太康移开,落在了雍丘之上。

    诸将都围在他的身边,随着他的目光,视线也都落在了雍丘上。连日来,诸将与李善道反复计议战局,因诸将却是皆知李善道现在为何审视雍丘之故。

    薛世雄说道:“王伯当先锋已抵雍丘,后续主力正陆续抵达。合贾润甫、程知节等部,围攻雍丘之魏军,已逾四万。陈敬儿、杨善会守城之兵,加上周文举、李公逸部,约有两万。以两万守军,据坚城而御倍之之敌,贾润甫等攻城虽急,至少眼下,雍丘我却必能守之。”

    “我所虑者,并非当下。”李善道摇了摇头,手指在雍丘标记上轻点,说道,“如薛公所言,现已可知,王伯当攻雍丘,显是李密的声东击西,迷惑我等之计,其意实在歼灭高延霸部。而今他歼灭高延霸的打算落空,高延霸败而未溃,则李密接下来会如何?

    “想来不外乎便是我方才所料,要么以继续攻太康为要,要么就转佯攻雍丘为真攻。若是前者,刚才的部署足以应对。可若后者,他再给贾润甫、王伯当增兵,周文举、李公逸两部不堪大用,真正能战的只有陈敬儿部之万余兵马,雍丘的局势就难料了,只怕将会吃紧。”

    薛世雄试探问道:“大王是想预先调度兵马,以备增援雍丘?”

    李善道未直接回答,目光从雍丘移向其北边,落在了陈留、浚仪两县的标记上,手抚短髭,若有所思,说道:“我却另有一虑。”

    李靖随着他的目光,心中一动,试探着问道:“大王所虑,莫非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