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7章 这就子子孙孙无穷匮了? (第2/3页)
这个简单呀!
父皇早就已经教过了,元帅在,就听元帅的。
将来有一天,元帅不在了,那就听他推荐的那个人。
更重要的是,如果他推荐的人也不在了,那就听他推荐的那个人推荐的人。”
看着一脸理所当然的小太子,三人顿时都有点儿傻眼儿。
这话听着,怎么跟闹着玩儿一样?
但再一想,岳飞的身体还壮的跟牛犊一样。
而他的下一代,岳云无论是人品还是能力,也同样没得挑。
哦对,政务上相对还差了一点儿。
但先不说他胡铨自己了,至少还有个陆游在那儿备着呢。
更不要说他那个徒弟辛弃疾,才十几岁而已。
所以,如果真照这么走下去,远了不敢说。
但至少,六十年内,大宋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一计安定六十年,该知足了。
因此,这话听着儿戏了一点儿,但似乎......也一点毛病没有。
再说了,谁说人家辛弃疾,将来就选不出好的继承人了?
所以,这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一想到这个,三人顿时心里大定。
还得是官家呀!
我们还想着在帝王之术这方面督促太子长进,可官家却已经直接在道的层面上一招定乾坤了。
大宋现在已经成功度过了乱世,肉眼可见的未来里,需要的乃是守成之君。
对于守成之君来说,不要瞎折腾,不要盲目的证明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想到这里之后,三人心里顿时大定。
对于太子的教育,心里也没那么着急了。
但不急归不急,面对如此听话的太子,谁能忍住不好为人师呢?
于是,赵鼎便再次问道:
“那殿下可知,臣为何想要让士子们移民?”
他这话问完了之后,太子的一双大眼睛骨碌碌转了半天之后才回道:
“赵相,这是不是就是您讲课时候讲到的因势利导?”
这个答案一出,赵鼎顿时得意的瞅了一眼胡铨和高软软。
“殿下英明!
这正是因势利导!
无论西域还是草原,汉唐之时都曾被纳入我华夏版图。
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百姓,也两度因此而过上了相对富裕的生活。
可这些土地为何总是在华夏势弱之时便快速沦丧?”
“是因为蛮夷畏威而不怀德吗?”
听到这答案之后,赵鼎瞅了一眼胡铨。
然后,胡铨马上接过话回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