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教书即修行 (第3/3页)
一份谢礼,一卷古朴的竹简。
“这是为何?”
许宣惊讶,我可是正经老师,你搞社会上的这一套岂不是害我?
再说哪有光天化日之下行贿,太业余了。
正要严词拒绝的时候对方道出了原委。
原来是上次许教习给他看病开药的谢礼,药效很好的缓解了家传的肺疾。
梁母得知此事后哭成了泪人,感激不已。
梁父就是因为肺疾发作突然暴毙,导致本就落寞的寒门雪上加霜,只剩点家底也是摇摇欲坠。
若是梁山伯再出了事,那么梁家就彻底断了香火。
世家传承最怕的就是就个,哪怕过继也要维持着家姓。
在许宣看来顺手为之的小事,改变了一个家族的命运,这等大恩大德不报不能心安啊。
只是家里确实没有俗物可以拿得出手,于是咬牙从祖宅中取出了家传的藏书来。
一是感激,二是交好。
许教习的威名已经开始在江南传播,对于现在的梁家来说算是刚刚好的助力。
于是梁山伯坦然的请许宣去食堂吃了一顿好的,吃完之后就散了。
除了感激之外啥也没说.
这孩子看上去似乎不拘小节的样子,实际内心还是非常傲气的,着实干不出送礼交好师长的事情。
许宣有些无语,学生是好学生,就是有些可惜浪费了梁母的一片苦心。
不过正是如此,作为老师才有存在的必要。
“梁同学,去书库领一卷《孟子·公孙丑下》,再领一卷《庄子·杂篇·外物》。”
梁山伯有些不理解,可也知道这是一件好事。
于是躬身行礼而去。
看着年轻的背影远去,许宣希望他能突破之前的内心束缚。
只记得君子之交淡如水,得了一番清名。
却忘了泛爱众而亲仁,更是忘了得道者多助的本意。
否则也不会让一个没出面的马文才给翘了墙角。
背靠书院的梁同学能借助的隐形资源还是很多的,只是婚姻之事本就是私事,讲究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你日常关系不到位,自然也不会有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