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攻击 (第3/3页)
车,但也对大家这么疯狂的烧钱动作很感兴趣,一直在观察,也一直在琢磨,烧钱竞争的本质是什么。”
“美团前阵子刚刚完成D轮融资,坚决不愿融入阿里生态,我认为这一步很对。”
“美团需要自己的生态,如果真的融入阿里,那它就毁了。”
“我看过去这几次烧钱到最终或者说暂时能够领先的,都不是在于融资规模,而是能不能通过烧钱来建立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就像抖音,就像抖音的推荐算法,就像碳硅数据的技术中台。”
俞兴把资方关注的重点给绕了回来,也由此给他们带来相关的延伸思考。
企鹅的烧钱能够烧出来抖音的算法和碳硅数据的技术吗?
至少,它在现阶段并不容易做到。
“企鹅这次用微聊动手,当然会有影响,没那么便捷了嘛,但这只是有限的影响,如果它认为凭借这些就能击败抖音,那就太天真了。”俞兴说道,“它烧钱,我们也烧钱,它能烧出规模,我们也能烧出,可是,它没法烧出我们现在已经建立的算法壁垒,而越是烧钱,越是乱战,可能越是难以在这种维度追上来。”
从最新竞争的不确定性谈到屡次烧钱的观察,再谈到短视频烧钱的核心优势,这样的回答让投资人们都还是比较满意的。
最起码,俞总看起来很清醒。
大家的钱不能烧给糊涂蛋啊。
杜宇宸喝了两口茶,问道:“俞总,如果阿里跟进,如果阿里同样大规模烧钱,那怎么办?杨总之前也提到阿里的技术,两边虽然有差距,但比企鹅还是强的啊。”
“我对阿里有一点很重要的怀疑。”俞兴面对这个问题,不慌不忙的说道,“我怀疑它可能做不好社交和内容类的产品,它还没有真正证明存在这方面的能力。”
会议室里五家机构的投资人都是一愣,但随即便能接受这种怀疑。
这话显得狂妄,阿里既是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又手里握着与企鹅分庭抗礼的微信,还能被质疑欠缺能力吗?
但俞兴可以质疑。
从微信被阿里收购,它的框架仍旧没怎么脱离那时的范畴,后续的变化也都是“以彼之道”的临摹微聊,而连这种慕容复式的打法也出自俞兴之口。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一套玩法确实不错,但它在内容产品上没法高效。”俞兴进一步阐述道,“一个用户自发的在我这边输出了内容A,阿里的乐音要怎么以彼之道的在它那边也输出A呢?”
“它可以复制过去,可以转移过去,但一个用户、两个用户、三个用户在不断的输出内容ABCDE……”
“好,如果乐音全部以彼之道的转移过去,既然始终是我这边先输出,两边都一样,新用户为什么不直接来我这边,而是要在那边呢?”
“更何况,也不可能那么全部转过去,内容领域的以彼之道相较于微信和微聊的竞争,这是会大打折扣的。”
“MusVid从0到1000万用了一年时间,抖音从0到1000万只用了两个月时间,而依托我们的内容建设和算法分发,它从1000万到1500万又只用了半个月时间。”
“阿里还要在短视频市场验证他们的能力,抖音只需要你们提供资金来发挥自己的能力。”
俞兴笑道:“所以,这应该是我们的一拍即合。”
所以……也确实一拍即合了。
就在微聊封堵抖音的这一天,抖音完成与五家机构的B轮融资,出让20%的股权,拿到2.6亿美元,创造国内融资的新速度。
就在抖音完成B轮融资的第三天,阿里的微信默默跟上脚步,尽管与企鹅存在强力的对峙,甚至刚刚出现“美团投鹅”事件,也依旧用同样的方式围堵了抖音的发展。
俞兴还是给阿里的蔡崇信发了条短信:“有必要吗?”
蔡崇信回复道:“表示尊重。”
他又问道:“抖音卖吗?”
俞兴回道:“不卖。”
蔡崇信叮嘱道:“想卖随时联系。”
临港碳硅既获得投资人,也获得了业界同行的充分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