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 遮羞布 (第2/3页)
如今局面的破坏。
迪特不管这这那那的,干脆在推特上呼吁当局发起对马丁的进一步调查,怀疑马丁这种能做空他自己公司的人也有资金布置在做空戴姆勒!
马丁至此彻底不回了。
他悲哀的发现,一步错,步步错,不管自己再说什么话,只会被所有人揪住一件事不放,偏偏自己又难以反驳。
不过,马丁无法匹配迪特的指责,德国乃至欧洲其它国家的舆论仍旧汹涌,汽车行业的事件自上个月就一直是媒体报道的重点热点,电视、网络、报纸轮番轰炸,还有环保主义者的抗议示威,关注度实在太高。
上次还能指责是空头破坏,这次是车企自己把证据拱手奉上,还有什么好说?
戴姆勒还真有。
它对外没有正式回应这件事,但高级副总裁科林斯在自己的推特上委屈表示了集团如此动作的考虑——“我们认为过山峰很可能掌握了很多关于我们的信息,这样也是无奈之下的选择”。
还赖过山峰!都赖过山峰!
那个幽灵给的压力太大了!
如果过山峰真的拿着垄断市场的信息再次发动袭击,戴姆勒集团的后续损失会非常多,至于它到底有没有掌握……谁又能说空头之王不是拿捏着消息准备发起三战呢?
过山峰先前在排放造假上明显是有计划的追逐最大利润,也有人在怀疑它的消息来源是雷诺、大众或者博世集团的内部高层,动机也很简单。
马丁都能反手做空大众,别的高层联合过山峰搞内幕交易也不稀奇。
所以,这时候不赶紧出卖队友,等到过山峰发起袭击就晚了,与其一起死,还不如现在降低损失。
至于降低谁的损失,谁先站出来卖就是谁的。
科林斯在推特上的表述似乎让戴姆勒集团的选择变得有那么一丝丝的合理。
更为吊诡的是,尽管欧洲舆论批评,美国舆论看戏,但戴姆勒的股价竟然真的有所反弹,那些真正拿着公司股票的股民们显然觉得卖得好。
这种金融市场的表现让戴姆勒多了些应对舆论的底气,除了在道德意义上容易被诟病的背叛,垄断市场的行为本身并不占据高点,包括面对来自德国BaFin的紧急审查也是类似的腔调。
值此美国和欧洲双双启动反垄断调查之际,向来做完空就走的过山峰破天荒的给予了双语回应。
德国媒体收到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