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退房? (第1/3页)
黄浦江边的高级餐厅内,此时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黎瑞钢和杨媛草二人,看着张远,低头轻笑。
张远的脸色则很黑。
“玩笑玩笑,还是要恭喜你。”
黎总以为是自己“挑了他的包袱”,让对方觉得装逼失败,觉得自己是个小丑,所以脸色不好看。
“是啊,得恭喜你。”
“近期世博会一开,你的这笔投资肯定会获得高额收益。”
“我们得多吃你几顿。”杨媛草接话。
听说这事时,她头脑震荡了许久。
知道张远有实力,但这也太有实力了!
羡慕的很,自己也想有这类投资的能力。
在有钱有权的人眼中,事事都是投资,房子这东西不过是个物件,而普通人则容易投入太多感情,把买房当做搭窝。
一旦对某样东西产生了特殊感情,就会做出许多不理性的选择,这也是为何有钱人能从房地产捞钱,穷人只能被接盘套牢。
作为一个人,要清楚明白,除了人以外,这世上没有任何东西是值得的,无论房,车,钱,都一样。
所以面前这二位并不理解,张远并非为了房子而忧愁。
他愁的是自己!
“要坏事!”张远在心中暗骂一句。
大几千万的房子,不是不能买。
但被人知道,不好。
杰克马能买,奶茶东能买,他们是大企业家,百姓不会觉得什么。
辰龙能买,李连界能买,甚至巩利也能买,因为他们是顶级明星,巨额财富不是秘密。
可自己就麻烦了!
以在娱乐圈他表现出的形象和等级来看,完全没有达到辰龙他们这个等级。
这时候,魔都,帝都一套普通住宅的价格也就一两百万。
一位年轻艺人,出手就在魔都最好的地段买了套大几千万近亿的房产,同时还搞得全名皆知。
势必会让他成为风口浪尖。
免不得被观众口诛笔伐。
“炫富”二字,也会被贴到他的脑袋顶上。
现在还好,再过几个月,“炫富”,“仇富”这几个关键词就会成为华夏最热门的词语。
由“我爸是李罡”起头,紧接着是王烁当街用枪指着王可得脑袋,赌王家遗产案,李大歌唱家的少爷被捕……
这些事件通过网络迅速传播,让普通人看到了“天宫一隅”。
原来特权阶级可以那么奢侈,可以完全无视我们需要遵守的那些法律和规则。
头等舱与经济舱间的那块帘子,被掀起了一角。
这是华夏和欧美,东方与西方价值观的不同。
儒家文化讲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几千年来重农抑商,再加上建国以来对商业和巨额财富这件事就一直持审慎的态度。
与欧美大区千年前就各自封王,三步一碉楼,五步一城堡,圈块地就能作威作福当老爷,所形成的价值观截然不同。
在欧美,明星炫富是常态,甚至是一种营销手段。
西方世界,百姓看到明星大金表,大跑车,只会想着我也能成为那样,所谓的灯塔梦就是这般。
后世华夏的网红时代,很多年轻人也拥有了类似的想法。
可当下不同,容易引火烧身!
因为华夏的价值观体系下,对公众人物有较高的道德评价体系。
还会诱发潜藏的阶级矛盾。
所以可以玩的花,玩的爽,但不能大摇大摆的现给普通人看。
知道自己买房这事上了报纸后,张远的食欲明显下降,后半顿饭,几乎没吃什么。
黎瑞钢和杨媛草二人知道他的想法后,杨小姐觉得他过于谨慎了。
这位常年在不列颠生活工作,是欧美大区思维。
而黎总则在思考后,认同了他的看法,因为这位有官身,设身处地想,觉得是个麻烦。
“那你怎么处理呢?”
“不好弄,得想想办法。”
“需不需要我和魔都的报纸那边打个招呼?”
“没用的。”张远轻轻摇头:“已经散出去后,光压是没用的。”
小报也就罢了,魔都的可是大报纸。
“没关系,您不用操心。”张远的情绪逐渐平淡下来。
黎总见他的样子,大致明白,这小子估计有主意了。
不列颠有部著名电视剧系列,叫《是,首相》,《是,大臣》,用诙谐的情景剧方式,揭露了西方政治的内核本质。
被华夏网民戏称为“半部电视剧治天下”。
但更可笑的是,大部分欧美政客的水平,远不及电视剧中描述的那几位。
片中有一段是在讨论公共医疗时,有如下一段对话。
“浪费了足足75000英镑!”
“这是小事。”
“75000英镑是小事,那什么是大事?”
“被公众发现浪费了75000英镑,才是大事!”
现在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