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影帝:我谢谢你哦 > 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大礼议

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大礼议

    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大礼议 (第1/3页)

    张远开了个话头,做出一副委屈加忿怒的样子后,终于把对话推向了此次拜访的真正目的。

    《一代宗师》!

    应当说,《一代宗师》好《叶问》这两部戏,是对叶问和咏春这个人物和流派,最知名的影视作品。

    两者的共性,当然都是以叶问先生为主角,辅以一系列或真或假的江湖人物。

    但共性也仅有这点。

    《叶问》是功夫爽片,《一代宗师》是一部套着功夫外皮的文艺片。

    只要对比《一代宗师》和《繁花》的画面,尤其是室内暖光的单人面部特写画面,几乎一模一样。

    《繁花》的剧情内容被很多人所不屑,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共情8,90年代魔都暴发户,投机客的心理和情感。

    那种纸醉金迷,人在欲望和金钱面前的无力感,会让许多观众感到不舒服。

    但无论如何,《繁花》是一部罕有的,拥有电影级画面表现的电视剧。

    艺术表现至少有三四层楼那么高。

    这就是墨镜王的本事。

    拍别的他差点意思,但拍这种上世纪繁华之下的感觉,他很拿手。

    因为魔都和香江本来就有许多相似之处。

    《花样年华》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

    除了画面表现,《叶问》和《一代宗师》的不同之处,还有故事核心。

    《叶问》主题内容对外。

    无论是打鬼子,打洋人,都是对外的内容,大叙事,宏观叙事。

    而《一代宗师》则是在讲华夏武术流派内部的事情,人情,斗争,是小叙事,微观叙事。

    两者的出发角度,一个是站在国家民族的位置上,一个是站在人这个个体的位置上。

    所以《叶问》大开大合,《一代宗师》细腻讲究。

    所吸引的观众,也是完全不同的两批人。

    由此可以得出,其实这两部戏并不相冲。

    《一代宗师》也并不会影响《叶问》后续作品的票房。

    说不定引起争议,还能拉高《叶问》的票房。

    可张远依旧向叶问长子叶准先生提起了这件事!

    叶准先生细细回忆了一番。

    老头年纪虽然大了,但记性不错。

    好似十来年前,墨镜王带着人找过他一回,聊了些关于自己父亲的事。

    《一代宗师》的创意灵感源头,就是叶问先生临终3天前录下的一段打拳视频。

    让王家卫起了拍摄华夏功夫传承和各门派故事的念头。

    不光找了叶准,还私下访问了形意,太极,通背,八卦,八极等各门派传人,了解背后故事。

    00年前就开始思考,02年开始筹备,然后一路拖到了现在。

    这就是墨镜王的重大缺点,办事效率太低!

    他拍戏,大多时候没有剧本。

    他和早期王晶的共性是,每天现编剧情,带着一张自己写的小纸条来现场,现想现拍。

    可王晶是被逼无奈,一年拍8部戏,编剧编不过来。

    他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成天在现场拿演员试错。

    墨镜王拍戏,基本是有个大纲后,就开始玩“穷举法”。

    这次倒是找了编剧帮自己写大纲。

    对,找编剧,也只做大纲,依旧每天拿着张小纸片到现场。

    赵本衫拍完整部戏,一直以为自己演的人物是宫二的亲爹。

    本山大叔这脑子和现场反应力都搞不明白墨镜王在拍些什么。

    《一代宗师》的剧情,在老王的戏里,已经算比较不错的了。

    因为找的编剧是《康熙微服私访记》和《铁齿铜牙纪晓岚》的老哥邹静之。

    还有古典武侠专业户徐浩峰。

    后来徐浩峰那部《师傅》,其核心内容和价值观,有很多地方与《一代宗师》有共通之处。

    而且这部戏,其实是墨镜王的“翻身之作”。

    他虽然名头大,在三大电影节上经常拿奖,但前几年去好莱坞拍了一部《蓝莓之夜》。

    诺拉·琼斯,裘德·洛,娜塔莉·波特曼这一帮明星用着,愣是票房扑街的同时还一个奖没拿到。

    所以墨镜王在好莱坞很难混了。

    这部戏对他很重要,若是再扑,以当下的行情来看,估计不会有几个人再给他投大钱。

    日后只能又回到拍小成本文艺片的循环当中。

    而张远看中的,就是这部戏对他重要!

    “叶先生,您知道的,我尊敬您,尊敬您父亲,尊敬咏春。”

    “可不能一家一个说法。”

    “我尊敬您,给……说白了,就是版权费,对吧。”

    叶准点点头。

    “这位他是大导演,名导演,找名演员,就能随便白用。”

    “这就是坏规矩!”

    “不能这样。”

    张远笃定,叶准会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