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7.一胎十二宝 (第1/3页)
如同张雨霏家一样。
清音农业养猪场饲养的活泼肥猪们,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而往往都是年轻人先买的。
年轻人敢花钱,也舍得花钱,对猪肉该多少钱没概念。
愿意花点钱吃点好的。
而家里负责买菜做饭掌握日常生活大权的长辈们却不一定能接受这么贵的猪肉。
但是,年轻人买来了,做好了,吃到嘴里了,体会到这真是好东西了。
自然而然的,也就能接受了。
谁不喜欢吃好的啊。
即便贵,逢年过节的,每月发工资的,隔三差五的,买点吃不过分吧。
这也是这次猪肉推广,主要围绕着儿歌、游戏、直播,这些年轻人喜欢的内容进行的原因。
这叫精准锚定关键用户群体、建沉浸式原生内容生态、深度渗透目标用户心智场景,有效缩短决策链路,在家庭单元内的示范效应与口碑裂变,实现从初购体验到复购认同的价值传递,完成由点及面的消费场景破圈与心智攻占,最终驱动品牌势能自下而上的消费链升级。
方案提交给骆一航审阅的时候写的老高大上了。
全是黑话。
而且在猪肉上市之后,推广行动还没结束呢,还是维持着同一条路线。
丧心病狂的。
在漫展里cos成小猪佩奇、猪猪侠、麦兜、晴天小猪摆个摊子卖烤猪肉你敢信?
在音乐节舞台底下卖烤肠你敢信?
在电竞比赛中场休息时候派发烤五花你敢信?
剧本杀连锁店把所有死者都变成养猪场老板你敢信?
演唱会门口派发荧光棒的摊子旁边再支个摊子发猪肉条,弄得满场都是肉味,勾的歌手在台上肚子直叫唤你敢信?
甚至还跑到健身房门口做猪扒包,愣是把一位减肥打卡271天的励志女神拉下水一朝破功你敢信?
反正,自从猪肉上市以来,猫猫头就没消停过,到处搞事到处整活。
每一次都会引来不小的热议,被无数网友大骂“神经病啊!”
然后库库下单,丧心病狂的买。
引得猫猫头自己的粉丝都担心。
【猫长老,收了神通吧,你这样我害怕,害怕买不到】
猫猫头的回复是:【量大,管够,我们老板疯了,养了六十万头猪,每个月能出栏十万头,卖不掉,根本卖不掉。销售部门压力巨大,所以才疯了一样的做推广,为了年终奖拼了。养猪场今年的目标是,产值破百亿!!!】
甭管真实情况如何,反正牛先吹出去了。
猫猫头丧心病狂的整活非但没停止,甚至还上架了香肠、猪肉脯、猪肉干、酱猪肝、猪耳朵、猪大肠、卤猪蹄等一众猪肉零食和熟食。
网友们一看,六十万头猪?
每个月十万头?
第一反应是六十万头是总数,熊猫猪要养六个月,所以每个月十万头。
第二反应是,猫猫头果然疯了。
一个月十万头猪!不是十万斤肉!十万斤肉已经很多了好吧,十万头猪得多少啊,销售部门可不是压力大么。
其实很多人对猪没概念,对自己能吃多少肉也没概念。
中国人一年要吃掉七亿头猪。
平均每人每年半头猪。
这么算起来,一个月十万头猪其实并不算多。
但是按照荣昌猪的标准,十万头已经超级多。
对了,荣昌猪现在被很多人直接喊小名,变成熊猫猪了。
山城荣昌县专门发文感谢清音农业在荣昌猪繁育方面作出的贡献,荣昌猪去年共出栏28万头,今年全国养殖数量已经达到100万头。
六十万在猫猫头那里,四十万在荣昌本地。
顺便介绍了一下荣昌猪是当地特产啊,特殊性啊,传统品种保护啊,还有18年那场震撼人心的种猪保卫战。
广大公众这才得知,原来这么好吃的猪猪,在几年前差点灭绝,只剩下了1000头。
最后的60头母猪12头公猪还是拉到深山里才保护下来的。
在三年前,才终于恢复到了一万五千头,重新与世人见面。
而在去年,在清音农业猫猫头的大规模投入与参与下,这才突破了数量限制,达到一百万头,走进千家万户。
这期间的过程虽然语焉不详。
但是从六十头,到一万五千头,再到一百万头。
只用了短短几年。
可见期间付出的心血与努力。
猫猫头养六十万头猪,不是疯了啊,是在保护种群,是在让这么好吃的猪不能白白消失在历史中。
是在让子孙后代只能靠着干瘪的文字记录,来畅想在当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