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朝阴宗、金光寺、三真世间行走! (第1/3页)
蚁真人摊了摊手,“我老蚁全听两位安排!”
多宝道人轻捻胡须,沉吟道:“依堪图所示,中央大殿名为静心殿,正是昔日天帝居所,那《天帝心经》,应当就在殿中。”
他语气一顿,看向青山娘娘,富态的脸上露出笑意:“不过既然娘娘入天帝宝库,为的是那株不死药紫竹……那我和老蚁便舍命陪君子,随娘娘走这一趟。”
青山娘娘闻言,郑重向二人施了一礼:“多谢两位道友成全。”
蚁真人摸着脑袋,呵呵一笑:“娘娘太客气啦!”
那气质雍容的女子也朝汪甾微微颔首致意。
汪甾顿时有些受宠若惊,连忙回礼。
四人一同往,右边的路径紫竹殿而去。
~
【你从黄华观一路传送去了静心殿。】
【浑身被光华包裹住,再次睁眼已经出现在一座道观之中。】
【倒是没有多少不适。】
【传送来之后,你得到的两只葫芦倒是在传送之中获得了一丝法力,打开储物袋将其放入其中。】
【举目四顾,面前唯有一间小小神庵,其中并无神像供奉,内外空空,一片寂然。】
【看来即便是天帝,当初传送至黄华观时,也寻了一处隐蔽之所落脚。】
【你推开庙门,缓步走出,抬头便见不远处坐落着一座宏伟道观。】
【那道观静伏于山麓之间,青瓦覆顶,檐角平缓舒展,不见丝毫张扬之气。】
【整座建筑质朴无华,未施彩绘,唯门楣之上悬着一方旧匾,上书“静心”二字古撰。】
【周遭数株苍松虬劲盘桓,枝叶扶疏间筛下细碎光影,将整座观宇笼于一片幽谧之中。】
【朱漆大门静静闭合,只觉一股由内而外的沉静之气,弥漫在石阶与松风之间。】
【此地遍植青松,郁郁蔼蔼,较之黄华观,更添几分幽深与宁静。】
【天帝行宫之内,法力尽禁。】
【你只能凭借双目观察,却见静心观内清气流转,祥光氤氲,一派清正祥和。】
【此地绝无半分妖魔之气,更无任何邪祟胆敢近前。】
【此处,便是天帝居所。】
【你缓步前行,想起蜈蚣道人黄华曾说,此地昔日曾有众多真灵守护,如今,却已尽数寂灭。】
【不知此地,是否已有其他三家之人先至?】
【往前走去,小半个时辰后,终于抵达。】
【你举目望去,眼前赫然是一条宽逾千步的巨型石阶,巍巍而上,直通静心殿。】
【石阶之下,已聚了不少宗门弟子。】
【你目光扫过,认出其中一路人马,正是魔道朝阴宗门人。】
【他们身着血色苍云袍,颈悬串串黄符纸,形貌诡谲,气息阴森。】
【朝阴宗专修魂魄驭尸之术,即便在魔门之中亦多受排斥。只因他们常年与尸骸为伍,不仅搜集凡人遗体,即便对魔道前辈的尸身也往往趋之若鹜。】
【而今,朝阴宗虽整体实力仅居魔门中游,然其宗门根基“黑山坟场”深处,历代宗主的遗骸皆被封存炼化,危急之时可被唤出作战,不容小觑。】
【其中一人尤为醒目,露出的皮肤漆黑如老树虬皮,手指甲也是极其长。】
【周身贴满的黄符纸无风自动,簌簌作响,远远望去,竟似一株立地行走的黑皮枫树。】
【此人应当便是朝阴宗这一代的圣子——“宴九阴”。】
【传闻他生来便是一双白眼,眸中不见瞳仁,唯有森然眼白,自幼便能窥见阴阳,通晓鬼魂。】
【更异于常人的是,他体内除三魂七魄之外,竟比常人多出一魄。】
【此乃万中无一的“十一魂之体”,对于其他宗门倒是算不上什么,可是对于朝阴宗,几乎就是梦寐以求的圣体。】
【宴九阴天赋异禀,自幼便被立为朝阴宗圣子。】
【你不禁想起丹灵——那位出身黄泉一族、同样精于魂魄驭使之术的故人。若他与宴九阴相遇,不知会是何等光景?】
【那浑身贴满黄符的宴九阴似有所感,蓦然抬头,符纸缝隙间赫然露出一双不见瞳仁的惨白眸子。】
【若换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