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 573、画龙点睛、女子登天阙、

573、画龙点睛、女子登天阙、

    573、画龙点睛、女子登天阙、 (第2/3页)

画什么了?】

    【她忽然想到:他会不会……画的是自己的画像?】

    【一想到这里,脸颊不由得微微发烫。】

    【台下这么多人,若真是如此,该如何是好!】

    【身旁的沈轻雪察觉到她的异样,关切地问道:“吕师姐,你的脸怎么这么红?没事吧?”】

    【“没事,没事!”她连忙摇头。】

    【聂青竹的目光也始终没有离开周景所在的擂台,心中暗自思忖:不知周景会画些什么?】

    【该不会……是画那枝鲜艳的红梅吧?毕竟,她遗失的那件衣物上所绣的花纹,正是如此。】

    【一想到这里,她不由心口一麻,浑身多了几分燥热。】

    【再过一个时臣之后,终于有一人走下,获得了三十多尾的文鱼游下。】

    【这是目前最好的一副,那弟子虽得此数,眉宇间却难掩怅然——自觉笔底已是不凡,竟只得三十尾垂青。】

    【三个时臣之后,已经有三十名弟子已经完成画作,获得文鱼评鉴。】

    【观台上一众弟子,讨论起来,“这足足有一千尾,最高竟然没有破过一百。”】

    【身旁有人轻叹:“是啊,文鱼鉴画,竟严苛至此。”】

    【“不知道,最高会有多少?”】

    【恰在此时,观战弟子中忽起一阵低呼。】

    【有人抬手遥指:“快看,是天音阁的紫潇仙子!”】

    【“天音阁素来以琴棋书画闻名,而紫潇仙子更是其中翘楚,不知会献上何等佳作?”】

    【一众女弟子见此,却少有好脸色,毕竟天音阁在十八脉特殊,不像火云峰、丹鹤峰一般,做的就是迎来送往的生意。】

    【紫潇仙子向主持长老端木熹微盈盈一拜,随即将画作置于水镜之上。】

    【画面在空中展开,连端木熹微眼中亦掠过一丝惊异。】

    【画中是一位低首抚琴的女子,笔触精妙非凡,音容笑貌皆栩栩如生,仿佛下一刻便会从纸上走出。】

    【紫潇投入一丝法力进入之后,这画中竟然有轻轻的琵琶声响起。】

    【“不错,”长老颔首赞道,“形神兼备,意境俱足。”】

    【她手中铃铛轻摇,但见文鱼如受感召,纷纷自水中翩然而起,成群游向画作,,一时之间竟映得整座高台波光流转。】

    【观台之上便响起惊呼之声,最后竟有三百四十三尾文鱼。】

    【远超之前的数目,一枝独秀。】

    【紫潇却眼中有着些许失望,她自幼擅长书画,也是勤学苦练由多,其工画水平在天音阁首屈一指。】

    【三百多尾,在她眼中还是少了些,毕竟有一千尾文鱼,这次的画作她准备了多日,甚至昨日还在临摹。】

    【天音阁的弟子,在山中虽受追捧,但是也多有冷眼,这是没有办法之事,比斗法难以胜过各脉,修行界说到底实力为尊。】

    【好不容易等来一场另类的比试,自然想证明自身。】

    【端木熹微看出她心中所虑,温言道:“紫潇,你不必怅然,三百之数已属难得。这些文鱼自幼浸染诗书墨韵,品鉴过万千画卷,自然也养出了几分文人孤高的脾性。”】

    【稍顿片刻,又道:“今日能胜过你的,只怕……寥寥无几。”】

    【紫潇再度敛衽一礼:“谢端木堂主点拨。”】

    【她缓步走下高台,目光却悄然掠过台下——昨日辨阵夺魁的傅东城仍在凝神运笔,而小清峰的周景,似乎也尚未停笔。】

    【随后登场的三十余名弟子,果然如端木熹微所言,再无人能超越紫潇的成绩。】

    【直至杨尘自擂台走下,展出一幅《鲤鱼跃龙门》图。画卷长约一丈,绘出滔滔大河奔涌之势,数十尾鲤鱼逆流奋争,欲要跃过瀑布——其间灵韵盎然,即便只是水中鲤鱼,亦能感受其不屈意志。】

    【整幅画兼具形神之美与流动气韵,观者仿佛能闻水声激荡,见浪花飞溅。】

    【端木熹微不由得多看了几眼,目光中流露出赞许之色。】

    【果然,三百一十尾文鱼翩然游近,更有数尾跃入画中,与画卷里的鲤鱼一同嬉游——此数仅次于紫潇,位列第二。】

    【杨尘对此成绩颇为满意。他虽擅长书画,却并非专精于此道。】

    【他的目光转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