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岭南大厦新落成 (第1/3页)
郑部长提出想要年产量一千万吨的炼油厂,这个对林三七来说是洒洒水,小意思的事情。
刚巧东广省在实行腾笼换鸟计划,要将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关停或外迁。
连虎门电厂都关停了,那些污染重灾区的石化厂更是关停重点。
想到这里,林三七开口道:
“行,炼油厂我来搞定,保证不会少于一千万吨年产量那种。
但我先跟你们说好,我弄过来的炼油厂恐怕会比较先进,远超苏联技术,你们最好准备好专业人材。
另外,炼油厂的规模比较大,需要大量的工人师傅,所以这方面的人才你们也要准备好。
不要到时机器到位了,你们不会组装,不懂操作,没办法生产,那这玩笑可就开大了。”
郑产长和吴厂长一听,两人这下彻底兴奋了:
“好好好,三七同志,只要你机器到位,我一定会组织全国所有石油工人、技术人员、工程师齐聚大庆,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林三七对这点并不怀疑。
国内虽然技术落后,一劳二白,但这时候的工人、工程师们却都是抱着一腔热血,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没日没夜干。
事实也证明,等社会稳定后,我们的科技很快就赶上来了。
就比如石油炼化产业,到2016年,全国炼油能力达到9万亿吨/年,稳居全球首位,这可都是实打实的数据。
“那么最后还有一个问题。”
林三七将一块飞龙肉放到嘴里咀嚼起来,然后淡淡问道:
“一个兰州炼油厂,年产40万吨成品油,咱们就投资了1.8亿,就这还是6年前的数字。
现在我准备给你运过来更先进的千万吨炼油厂,你们准备怎么买单?郑部,老吴,你们不会觉得我会免费给你们提供吧?
别开玩笑了,我就是一个私人,这种国家工程让我买单,那你们还不如把我当傻狍子一刀宰了算了。”
一下子,现场一片安静。
郑部长真想打自己了一个耳光,心想自己要炼油厂,要支援,的确没说过要无偿援助。
哪怕当年苏联援助我国,那也是通过贷款的方式,还收利息,最后在59年逼得我们还债。
但是千万吨的炼油厂,在六十年代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第一了,就这样的大工程,花费都是天文数字,国内真有能力购买?
哪怕有这钱,那全国所有经济建设都停掉?就只上马这么个炼油厂?
吴部长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满心苦涩,拿起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