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谋算良久,转瞬一切成空 (第3/3页)
那里。
    除非以大军之力攻过去,要不然仅凭他一人之力,只能是望河兴叹。
    可是刚才那一番动静,已经是让他们的苦功化为了乌有。
    再想继续,又要重新再战。
    想到那如雨点般倒下的士兵尸体。
    傅采林心中沉痛,却也没有任何办法。
    继续催动大军攻取浮桥之余,只能破口大骂。
    寄希望于高长生承受不住,主动出击。
    看到突来的风波被快速平定。
    城墙上的两人先后松了一口气。
    李副将倒还好,跟着高长生这么久的他,早就习惯了对方的算无遗策。
    此次风波,不过是在他本就崇敬的心态上再添几分而已。
    倒是周法尚,脸上不自觉的出现了惭愧之色。
    他算是军中老将了!
    开皇年间就有统率经历,也曾参与过灭陈之战。
    此次杨林派他率援军而来,正是看重他的经验和老练。
    高长生千里奔袭,攻破平壤,一战灭国。
    如同星辰一般闪耀而起。
    随着圣旨的发出,高长生之名也已经传遍大隋。
    这等战绩和功劳,周法尚当然比不了。
    但不管如何,高长生的年纪摆在那里。
    杨林等人也是担心,对方太过年轻,因为经验问题出现什么疏漏。
    这才派周法尚过来辅佐。
    周法尚原本也是这么想的。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跨海而来,见到高长生,到此时的第一战。
    只不过短短时间,他这个自诩为老江湖的军中老将,竟然已经被上了几次课。
    尤其是这次。
    傅采林的突然闯阵,他不仅没有预料到反而是陷入了慌乱。
    反倒是所有人认为经验不足的高长生,从始至终冷静如常,而且提前就做下了布置,举手投足将所有风波化为无形。
    “呼……”
    想到这里,周法尚更是目露惭愧,口中长长的吐着浊气。
    “咦?高丽退了?”
    一旁的李副将突然惊呼。
    周法尚抬头,果然看到原本处在浮桥之上的高丽士卒,正如潮水一般的退去。
    “天色已黑,高丽这是退回去休整了?”
    周法尚开口。
    这倒不是什么无法理解的事情。
    持续夜战,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
    防守方自然会有不便。
    但夜色迷蒙,视线受限,攻击一方受到的限制更大。
    何况此时对方还在渡河。
    夜色下渡河攻击,对方的损失绝对要比白天多上数倍。
    “但也要提防有诈,还是要严加戒备,谁也料不准对方会不会乘夜偷袭。”
    经历了傅采林之事的周法尚,无疑变得更加警惕。
    “周将军放心,末将省的!”
    都是沙场宿将,这种必要的戒备心,肯定是不会少的。
    沙场之争,从来就不存在什么绝对的事情。
    “末将去安排,让这批降兵换下休整,令换一批镇守防线。”
    李副将拱手道。
    “等等!”
    就在李副将准备离开的时候,高长生突然伸手叫住了对方。
    李副将也没什么意外,只拱手问道:“大帅有何吩咐?”
    高长生没有第一时间开口。
    先是抬头朝远处看了一眼。
    沉吟片刻后,才缓缓开口。
    “不必去河岸防线了!”
    “让士卒乘夜色直接通过浮桥,渡河去往北岸!”
    “什么?”
    两人同时惊呼。
    “大帅莫非想要夜袭敌军?”
    两人想来想去,高长生选择此时过河,也只能是这一个目的。
    只是这夜袭?
    两人心念一闪,谁都没有发表意见。
    经过这么多事,无论是李副将还是周法尚,都已经有了经验。
    别说夜袭这种常见的操作。
    就算是再不合理的行为,只要是高长生提出,他们也会本能的带上五分相信。
    高长生没有解释。
    只是快速摆手:
    “抓紧去安排吧!”
    “刚好高丽军搭好了浮桥,又有夜色掩护,天时地利皆有。”
    高长生目光幽幽,一直注视着天边尽头:
    “还是老规矩,让降兵打头阵,隋军押后。”
    “速度要快,但不要闹出太大动静。”
    “还有,过河之后,稳固阵型,不要轻举妄动。”
    “是!”
    两人拱手,但这时,两人也隐隐反应过来,看高长生的安排,似乎不仅仅只是为了夜袭。
    “去吧!”
    高长生摆手。
    而后重新抬头,眼眸中出现了一丝笑意。
    “来的挺快!看来靠山王那边确实……”
    高长生呢喃自语。
    不过心中倒也没太多意外。
    周法尚到来之后,他自然也知道了黎阳仓的事,也知道了隋军的境况。
    只可惜如今的局势瞬息万变,没有太多时间周旋。
    要不然之前烧掉的高丽余粮也未尝不是出路。
    只可惜,两军陆路被截断,就算运送粮食,也只能走海路来回。
    可那样以来,时间又会拖延。
    而眼前这数十万高丽大军,实在是巨大的不稳定因素。
    如果不尽快堵住消灭,可能会造成惊天剧变。
    毕竟如果选择运粮,那就代表北线主力会缓攻。
    南线压力增大不说。
    失去一面堵截的高丽军,多出很多转圜余地才是最难办的。
    所以在高长生眼中,加快速度,毕其功于一役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