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 百花奖最大的赢家,《牧马人》! (第2/3页)
的赢家,应该就是他的《牧马人》啦!
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再加一个份量最重的最佳女演员,四个大奖。
算是这届百花奖单部影片获奖最多的了!
工作人员也端上来一个铺着红绒布的托盘,上面放着奖状。
是的。
这个年代的百花奖,颁发的就是一张大大的,印制精美的奖状,并没有后世华丽的奖杯。
颁奖过程很简单,就是颁奖者给获奖者带红花,颁奖状!
颁完奖,所有获奖者和颁奖嘉宾转身面向观众,站成一排,准备合影。
没有专业的摄影师来回调度,只有报社和电影杂志的记者们,在前排噼里啪啦地按着快门,闪光灯亮成一片。
整个过程高效、迅速,甚至有点公事公办的味道,但台下观众的热情丝毫不减,掌声持续不断。
合影结束,获奖者们手持奖状,在持续的热烈掌声和闪烁的镁光灯中,鱼贯走下舞台。
台下观众的情绪依旧高涨,许多人都站起来鼓掌,目光追随着这些他们喜爱的电影明星。
朱淋紧紧抱着那张沉甸甸的奖状,脸颊绯红,脚步还有些发飘,龚膤和刘小庆在台下接住她。
三个女人激动地抱在一起,又笑又跳,引得周围一片善意的笑声和更热烈的掌声。
然而,典礼并未就此结束。
主持人再次走上舞台,声音洪亮:“同志们,朋友们!颁奖仪式暂告一段落。
接下来,有请我们本届百花奖的特邀嘉宾,燕京电影制片厂东方创汇分厂负责人,《太极》,《牧马人》等影片的制片人,编剧,为我国电影事业创汇做出突出贡献的程学民同志,上台讲话!”
台下瞬间爆发出比之前更为热烈,持久的掌声,其中夹杂着更多的好奇和敬佩。
程学民这个名字,在文化圈电影圈内和关注时事的人们心中,早已不陌生。
改开先锋已经让他被全国人民所认知。
创汇数千万美金的事迹,更是让他披上了一层传奇色彩。
程学民从容起身,再次走向舞台中央。
他没有拿讲稿,只是轻轻调整了一下话筒的高度。
舞台的灯光打在他身上,略显清瘦但站姿笔挺,脸上带着平静而自信的微笑。
台下的喧嚣渐渐平息,所有人都想听听这位年轻的创汇先锋会说些什么。
“各位领导,各位电影界的同仁,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程学民的声音通过话筒清晰地传遍会场,沉稳有力,没有丝毫怯场。
他目光扫过台下,从主席台的领导,到嘉宾席的同行,再到后面黑压压的热情观众。
“站在这个台上,心情很激动,也很惶恐。”
他开场谦逊,但语气真诚,“激动,是因为能和我们中国这么多优秀的电影人齐聚庐山,共享这份荣誉。
惶恐,是因为我程学民个人,以及我们燕影厂东厂,只是做了一点分内的工作,却得到了大家如此高的肯定和厚爱。”
他没有过多谈论自己,而是话锋一转,将重点放在了更广阔的视野上:“这次百花奖恢复评选,并将权力完全交给观众,意义非凡。
它说明,我们的电影,真正回到了为人民服务的轨道上。观众喜欢什么,爱看什么,我们的创作就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
《太极》的成功,与其说是我们拍得好,不如说是我们找准了观众的需求,找准了将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推向世界的切入点……”
程学民没有空谈口号,而是结合《太极》和正在拍摄的《少林寺》,简要分享了在剧本构思,武打设计,海外发行渠道建设等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思考,语言平实,但信息量很大。
台下许多电影工作者,尤其是各制片厂的负责人和创作骨干,都听得非常专注,不时点头或低声交流。
“前路还很长!”程学民最后总结道,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种展望的激情,“百花奖是鼓励,更是鞭策。
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电影人,都怀揣着对电影的热爱和对时代的责任感。
只要我们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就一定能够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让中国电影之花,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他的讲话不长,但条理清晰,既有高度又接地气,既有总结又有展望,赢得了全场极其热烈的掌声。
这掌声,不仅仅是对他个人成就的肯定,更是对他所描绘的电影发展路径的认同和期待。
程学民鞠躬下台,老厂长汪杨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里满是赞许:“讲得好!有水平!”
程学民刚坐定,主持人再次上台:“接下来,有请本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获得者,唐国强同志,代表全体男演员发言!”
掌声再次响起,但氛围与程学民讲话时不同,更多了几分对明星的喜爱和追捧。
唐国强整理了一下衣领,脸上带着他那标志性的,温和而略显腼腆的笑容,稳步上台。
他手里拿着一张稿纸,显然做了准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前辈,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唐国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